有人曾说,数据就像水,打开龙头就可以随时使用。可谁又知道传输数据的水管,在数据中心这个大水库中,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当我最早看到一条条粗壮的线缆汇聚的数据中心的核心交换上的时候,给人的观感就像是那壮观的瀑布。可不知什么时候,这个“瀑布”的水流变小了,逐渐成了“小溪”。并不是说数据中心的数据量在变小,而是承载数据的粗大铜缆,变成了那纤细的光纤,而正是这细如发丝的光纤,承载了比铜缆高上数十、上百倍的数据流量。
光纤在绿色数据中心的重要地位
光纤在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展现出卓越的性能,还积极推动着数据中心朝着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光纤以卓越的传输速率和远超铜线的信号延迟表现力,为数据中心带来了卓越的运行效率,让数据处理速度更快,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光纤不受电磁干扰的困扰,适应各种环境。这使得数据中心传输过程更加稳定,大大降低了因干扰造成的数据错误与重传,进一步减少能量损耗。相较于传统铜线,光纤体积更小,大幅度节约了数据中心内布线所需空间。这使得数据中心设计更加紧凑,减轻了对建筑及空调资源的需求。光纤还具备巨大的带宽潜力,可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随着数据中心资源需求的不断壮大,光纤能便捷地进行扩展,以满足未来更高传输需求,从而降低升级改造的成本与环境影响。总之,光纤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降低能耗、减缓对环境的影响,并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光纤的国产化之路
当综合布线自20世纪九十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后,初期主要是以外资品牌为主,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综合布线的理念、标准和产品。可经过近二三十年发展,我们国内品牌也逐渐发展了起来。国产化优质品牌也逐渐在这个行业里面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在2023数据中心绿色发展大会上,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长芯盛(武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渠道与市场部总监伍义群向我们介绍了在综合布线领域,国内企业是如何稳定产品品质,提升数据传输可靠性,积极研发新技术解决方案为绿色数据中心注入一道国产化之光。
长芯盛(武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渠道与市场部总监伍义群
“数据中心的绿色和低碳节能发展,对综合布线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通过伍义群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数据中心的布线发展呈现出高密度化发展趋势。之所以要实现高密度化发展,是因为在数据中心中,在某一范围内单机柜功率密度越高,越方便对其进行能耗优化管理,相应的机房整体能耗利用率会越好,整个机房PUE值会越低。整体能耗利用率越好,相应的整个机房PUE值会越低。为此,长芯盛推出了iCONEC高密度解决方案,能够实现144芯、192芯、280芯和432芯等多种高密度光配解决方案。这样的解决方案是目前很多进口品牌也不具备的。
全产业链的品质保障
在综合布线的线缆可靠性方面,也牵涉到很多技术领域。在伍义群的介绍中我们可以了解,长芯盛(武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从最原始的原材料石英到预制棒,从拉丝到成缆,有整个产业链端到端的生产研发和制造能力。光纤从长飞工厂出来之后到长芯盛制成光缆,在每个环节长芯盛都有相应的研发和测试人员。比如数据中心的MPO光纤跳线、MTB模块的预端接光缆……。每一条光缆出厂之前都会做低断面的检测,损耗差损的检测,包括光缆长度误码率和(眼读)等多环节测试,在整个全产业链的覆盖,确保了国产光纤产品稳定品质和高的可靠性。
细分精化 迎接未来市场挑战
现如今的综合布线市场,在国产化大潮的推动下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会走向细分市场,细分领域。长芯盛在掌握从光纤到光缆以及相关配件全产业链技术优势后,对于未来在国内发展也有了非常明确的布局。长芯盛在过去多年连续营业额持续增长过程中,也进入了光纤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一个状态。因此将目标定为金融、政府、银行大数据中心建设。比如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网络建设中,就曾经大量采用长芯盛的光纤产品。除了金融和政府之外,长芯盛还凭借品质优势在机场行业、轨交行业,医疗行业都有重大突破,在每个行业市场份额逐年在增长。
通过长芯盛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了解,当企业在由信息化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时,对数据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光纤作为数据传输的一个重要载体,需要光模块、设备端、上下游企业一起携手共进,共同稳定产品品质,提升数据传输可靠性,才能快速适用于市场需求,如此才能为数据中心的绿色发展,贡献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三星与AI搜索引擎Perplexity合作,将其应用引入智能电视。2025年三星电视用户可立即使用,2024和2023年款设备将通过系统更新获得支持。用户可通过打字或语音提问,Perplexity还为用户提供12个月免费Pro订阅。尽管面临版权争议,这一合作仍引发关注。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苹果M5 MacBook Pro评测显示这是一次相对较小的升级。最大变化是M5芯片,CPU性能比M4提升约9%,多核性能比M4 MacBook Air快19%,GPU性能提升37%。功耗可能有所增加但电池续航保持24小时。评测者认为该产品不适合M4用户升级,但对使用older型号用户仍是强有力选择。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