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在主题为“惟实·励新·共筑”的2023年英特尔中国战略媒体沟通会上,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英特尔中国区软件生态部总经理李映博士宣布“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 正式成立。该委员会由英特尔开源软件专家、产品技术负责人和社区运营专家组成,今后将最大程度整合内部资源,利用英特尔最新技术和生态资源,更加深入地与中国的开放生态融合,更专业高效地服务中国开发者,推动开源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
李映表示:“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的成立肩负着新的使命,我们将植根中国,实现英特尔开放价值观和全栈软件策略,在中国通过开放生态建设引领技术趋势、共建繁荣社区、推动软件产业以及培育创新项目。未来,英特尔将继续立足中国软件生态,推动全球开放合作,坚持软件芯片融合,培育中国创新未来。”
今后,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将在中国开源项目、社区合作、开发者技术支持等方面展开工作,与合作伙伴和各大开源社区展开交流,共同打造开放生态。
以开源开放助力本土创新
芯片和制造是科技发展的硬核基础,是构建数字世界的超级力量,软件则定义了各种使用场景和架构。英特尔在不懈推动摩尔定律的同时,也在构建“软件定义、芯片增强”的世界。
从硬件、软件到上层服务,每一个环节的创新和进步都离不开开放的生态环境。基于此,英特尔秉持赋能全栈软件的开放生态战略,几十年来持续投入从硬件到软件的各个层面,建立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通过市场赋能底层软件、中间层优化的理念,保证了最上层市场拓展层创造出新的价值。
“推进开放的生态系统是英特尔转型的核心,对英特尔的成功而言,开发者社区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所说,英特尔对广大开发者坚持开放、选择、信任的原则。开源开放是英特尔一以贯之的价值主张,这既来自英特尔业务的驱动,也反映出英特尔对产业创新的责任感。
聚焦中国创新热土,当前中国软件生态正处于黄金发展阶段,中国正从软件大国走向软件强国,需要整个生态开放互补、通过全球领先的开源项目助力本土创新。随着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的成立,英特尔也将以更大力度支持中国软件生态发展。
积极贡献开放生态
英特尔对开放生态的贡献由来已久。过去20年,英特尔持续投入全球开源项目,成为开放生态的积极贡献者。例如:英特尔的19000名软件工程师参与了100多个开源项目,贡献、管理、维护着300多个社区,在过去15年当中,英特尔是Linux Kernel 的最多代码贡献者,同时是重要的容器化开源社区Kubernetes的是多年杰出贡献者;不仅如此,英特尔还是700 多家标准化组织的核心会员,并且积极投入可信任计算开源项目。
在中国,英特尔坚持开放融合和本土创新,在底层软件支持硬件平台、关键技术支持操作系统和虚拟化支持云边服务的融合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例如,百度飞桨结合英特尔oneAPI和 OpenVINO,推动了中国AI 技术和社区共建工作,从方案落地、社区活动、到开发者学习资源等多方面服务中国开发者,共同构建开放生态。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中国数字经济迎来春潮涌动的蓬勃机遇。随着英特尔中国战略升级,英特尔将为中国产业伙伴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推动更深层的本土创新。随着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的成立,英特尔也将进一步整合优势,以技术与专长赋能开发者、构筑开放生态,为中国贡献更多创新价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Meta为Facebook和Instagram推出全新AI翻译工具,可实时将用户生成内容转换为其他语言。该功能在2024年Meta Connect大会上宣布,旨在打破语言壁垒,让视频和短视频内容触达更广泛的国际受众。目前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互译,后续将增加更多语言。创作者还可使用AI唇形同步功能,创造无缝的口型匹配效果,并可通过创作者控制面板随时关闭该功能。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