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东数西算”战略下绿色智算中心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重磅发布!该报告由国家信息中心与燧原科技深度合作,联合庆阳市人民政府、之江实验室、中国能建共同编制而成。
燧原科技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共同举办了“算尽其用·AI算力中心建设新实践”云端智算产业应用论坛。在该论坛上,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正式对外发布这份重量级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作为“东数西算”战略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首次碰撞,这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的定位是智算中心践行“双碳”目标和国家总体算力布局的行动手册”。
燧原科技首席公共事务官蒋燕在“算尽其用”主题论坛上介绍《“东数西算”战略下绿色智算中心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基本情况。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趋势下,“算力”作为转换数据价值的“生产要素”,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主角。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较大突破,人工智能场景融合能力不断提升,已在金融、医疗、安防、教育、零售等多个领域实现技术落地。在此背景下,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面对未来算力需求的飞速增长,我国算力发展格局日趋明朗,“东数西算”工程应势而生。智算中心承载以模型训练为代表的非实时性算力需求尤为适合实施“东数西算”。以智算中心为算力底座,在我国东西部地区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算力协同合作,将是我国推动“东数西算”工程落地的重要场景之一。
国家信息中心原常务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杜平,之江实验室副主任袁继新,燧原科技首席公共事务官蒋燕,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孙斌代表参编单位共同开启《“东数西算”战略下绿色智算中心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燧原科技作为本次报告的参编单位及发起单位之一,与“国家级智库”国家信息中心及相关参编单位深度合作。基于燧原科技在人工智能算力及智算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围绕智算中心政策、产业、技术趋势,分析论述了当前人工智能芯片自主可控面临的种种挑战。为推动智算中心绿色低碳、安全可控发展等提供了严谨务实、技术先进、全面细致的研究支撑。
《报告》提出了智算中心全链条发展之路:一是在上游,充分发挥“源网荷储”一体化作用,推动智算中心绿色集约发展;二是在中游,加快推进AI芯片国产化及规模化落地,推动智算中心自主可控发展;三是在下游,推动“东数西存”转向“东数西训”模式,推动智算中心降本增效发展。
《报告》基于各编写单位长期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内容丰富、权威性高、实用性强,将对我国智算中心的建设尤其是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了突破性的科学推理数据集MegaScience,包含125万高质量实例,首次从12000本大学教科书中大规模提取科学推理训练数据。该数据集显著提升了AI模型在物理、化学、生物等七个学科的推理能力,训练的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官方版本,且具有更高的训练效率。研究团队完全开源了数据集、处理流程和评估系统。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