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的“2022云边协同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重磅发布国内业界首个《边缘计算产业全景图(2022)》。九州云作为开放云边基础架构领导者,凭借在边缘计算领域的深厚积累、创新技术以及所作贡献成功入选《边缘计算产业全景图(2022)》,上榜边缘云细分领域,实力再获官方认可!
边缘计算产业全景图(2022)
《边缘计算产业全景图(2022)》是由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的业界首个全景图,力求展示产业发展的各环节要素,厘清产业发展脉络,为云边端一体化下一阶段发展提供新动能。2022版全景图共覆盖八大板块:边缘安全、边缘应用/解决方案、边缘软件/工具/服务、边缘云、物联网边缘计算和边缘硬件,各板块涵盖该领域内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代表企业。
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协同发展云服务与边缘计算服务”,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同时指出要“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我国云计算进入普惠发展期,边缘计算需求激增,云边协同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演进方向。同时,5G规模建设的边缘计算的持续部署,驱动数据处理向边端扩散,使算力走向泛在化,云边端一体化驱动算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不同需求。
早在2017年,九州云就开始在边缘计算领域展开相关布局,经过多年探索,完成从中心云到边缘云解决方案的拓展和积累,建立了完整的“云+边”生态体系和解决方案。
作为边缘计算的创新领导者,九州云拥有OIF开放基础架构基金会董事席位/技术委员会席位、国际第一个MEC边缘开源项目EdgeGallery董事会席位/技术委员会席位、边缘计算项目StarlingX技术委员会席位和LinuxCNCF云原生会员。
除了贡献开源和边缘计算外,九州云也积极参与边缘计算的落地工作,携手运营商和产业伙伴一起,成功落地了智慧建筑、智能制造、车联网等领域多个场景MEC部署,此外还在2018年先后成为中国联通MEC边缘云金牌合作伙伴和中国移动边缘开放实验室合作伙伴单位,获得众多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认可。
伴随中国5G网络的不断演化,边缘计算逐渐成为云时代的关键,对于云计算市场的价值体现将更加广泛而深入。未来,九州云将持续深耕云计算、深耕边缘计算,秉承“开源·赋能云边变革”的核心理念,不断优化精进技术和服务能力,携手产业生态合作伙伴,助力中国边缘计算产业发展,加速5G在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度。
关于九州云:
九州云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早期从事开放云边基础架构服务的专业公司。公司成立至今,始终秉承“开源·赋能云边变革”的理念,完成了从中心云到边缘云解决方案的拓展和积累,建立了完整的“云+边”生态体系和解决方案。九州云已先后为运营商、政府、金融、能源、制造业、商业、交通、物流、教育、医疗等各大行业的企业级客户提供了高质量的开放云边基础架构服务。目前拥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广东公司、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联、中国人寿、中国资源卫星、eBay、国际陆港集团、东风汽车、爱立信等众多重量级客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机器人和自动化工具已成为云环境中最大的安全威胁,网络犯罪分子率先应用自动化决策来窃取凭证和执行恶意活动。自动化攻击显著缩短了攻击者驻留时间,从传统的数天减少到5分钟内即可完成数据泄露。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发展,"黑客机器人"将变得更加先进。企业面临AI快速采用压力,但多数组织错误地关注模型本身而非基础设施安全。解决方案是将AI工作负载视为普通云工作负载,应用运行时安全最佳实践。
MBZUAI研究团队发布了史上最大的开源数学训练数据集MegaMath,包含3716亿个Token,是现有开源数学数据集的数十倍。该数据集通过创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从网页、代码库和AI合成等多个来源收集高质量数学内容。实验显示,使用MegaMath训练的AI模型在数学推理任务上性能显著提升,为AI数学能力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面对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短缺问题,谷歌、麦肯锡和加拿大重大挑战组织联合发布《心理健康与AI现场指南》,提出利用AI辅助任务分担模式。该指南构建了包含项目适应、人员选择、培训、分配、干预和完成六个阶段的任务分担模型,AI可在候选人筛选、培训定制、客户匹配、预约调度和治疗建议等环节发挥作用。该方法通过将部分治疗任务分配给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并运用AI进行管理支持,有望缓解治疗服务供需失衡问题。
这项由多个知名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揭示了AI系统的"隐形思维"——潜在推理。不同于传统的链式思维推理,潜在推理在AI内部连续空间中进行,不受语言表达限制,信息处理能力提升约2700倍。研究将其分为垂直递归和水平递归两类,前者通过重复处理增加思考深度,后者通过状态演化扩展记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