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年制造业企业多云应用预计将翻倍
2019年6月17日,北京——企业云计算领导者Nutanix近日公布了其企业云指数报告中对制造业的调研结果,旨在评估制造业企业对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的部署计划。报告显示制造业在混合云使用和部署计划方面已经领先全球各行业的平均水平。目前,生产制造类企业混合云部署渗透率已达19%,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时制造商还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混合云部署的渗透率提高一多倍至45%,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4%。
咨询机构IDC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制造业目前正处于“创新困境” :尽管制造商本身渴望推动创新和变革,但其现有的IT系统可能束缚了其创新和变革的步伐。“工业4.0”等数字化变革为制造商创造了打破创新困境的新机遇。 为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抓住新机遇以创造价值,而不能止步于优先关注传统业务的运营。制造商一直以来都面临一个艰难的取舍,一方面随着市场全球化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他们为了实现生产效率和运营目标必须承受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又必须为未来增长不断投入。
为应对这一挑战,企业需要引入新技术解决方案,帮助平衡短期和长期目标。制造商的IT负责人必须放弃依靠短期调整推动营收增长的传统路径,而应该考虑采用能加强自动化、改善数据利用、完善客户体验的长远解决方案。企业云指数报告显示,制造业的领先企业不但没有受到陈旧IT系统掣肘,反而在应用新技术推进现代化方面一马当先。分布式云模式提供了一套兼顾速度、灵活性和本地化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制造商在不牺牲质量的前提下改善效率。
虽然本次调查中有91% 的受访者认为混合云是理想的IT模式,但目前混合云全球平均渗透率仅为18.5% ,存在落差的部分原因是因为转型混合云模式仍存在不少挑战。报告显示,在部署混合云方面,制造业与全球其它行业面临着相似的障碍,比如应用移动性的欠缺、数据安全/合规、性能、管理以及IT人才匮乏等等。与其他行业相比,制造业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混合云、区块链、边缘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人才缺口更大。
报告的其他主要发现如下:
Nutanix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马莉表示:“这份报告传达的信息十分明确。传统的IT架构已经不再适应中国现代制造企业的需求。中国正期望制造业能成功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以此驱动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随着制造业向高价值产品和服务转型,制造商正在放弃传统IT基础架构,积极引入超融合基础架构和混合云,紧跟数字时代的潮流,保持企业竞争力。”
Nutanix委托Vanson Bourne对全球2300多名各行业的IT决策人士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337家制造和生产类企业。调查问题涉及目前他们在什么环境下运行其业务应用,未来计划采用的部署环境,正在面临的云挑战,以及他们所在机构的云部署方案与其他IT项目在优先级上的顺序。调查对象来自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地区、亚太和日本地区各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发布代理支付协议AP2,支持AI代理代表用户自动购物和决策。该开放协议获得60多家商户和金融机构支持,旨在实现AI平台、支付系统和供应商间的互操作性。协议要求两级审批机制:意图授权和购物车授权,确保交易可追溯。支持全自动购买和加密货币支付。万事达、美国运通、PayPal等主要金融服务商已表示支持。
腾讯混元团队推出P3-SAM系统,这是首个能够自动精确分割任意3D物体的AI模型。该系统采用原生3D处理方式,摆脱了传统方法对2D投影的依赖,在近370万个3D模型上训练而成。P3-SAM支持完全自动分割和交互式分割两种模式,在多个标准测试中达到领先性能,为游戏开发、工业设计等领域提供了强大的3D理解工具。
CrowdStrike在其年度Fal.Con 2025大会上发布了智能代理安全平台和智能代理安全团队两款新产品,旨在应对AI时代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新平台基于企业图谱架构,统一企业遥测数据,配备AI优化查询语言。Charlotte AI AgentWorks提供无代码平台,让安全团队可轻松构建和部署可信安全代理。智能代理安全团队则通过AI驱动的代理直接服务客户,解决传统防御无法应对AI速度威胁的问题。
NVIDIA Research推出了革命性的UDR系统,让用户可以完全自定义AI研究助手的工作策略。该系统解决了传统研究工具固化、难以专业化定制的问题,支持任意语言模型,用户可用自然语言编写研究策略,系统自动转换为可执行代码。提供三种示例策略和直观界面,实现了AI工具的民主化定制,为专业研究和个人调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