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权威SPECvirt_sc2013性能测试最新结果出炉,浪潮云海服务器虚拟化系统InCloud Sphere打破SPECvirt世界纪录,实现在一台NF5280G7服务器上满载稳定运行541个高压力虚拟机,性能总得分超越原纪录28%攀升至9639分,进一步印证了InCloud Sphere在承载高密度、重负载的用户业务时卓越的性能与稳定性。
随着企业应用云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据库、中间件、Web Server、邮箱等业务负载规模持续攀升,复杂度进一步加剧,这对云数据中心的承载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SPEC作为全球权威的第三方应用性能测试组织,其推出的SPECvirt_sc2013 是业界公认的、专为评估云数据中心虚拟化性能而打造的标准测试工具,可对硬件、虚拟化平台、虚拟化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负载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估。
基于第五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测试方案,浪潮云海服务器虚拟化系统InCloud Sphere持续创新,在以下3大技术实现突破:
■ 软硬协同、释放算力:得益于多年的持续优化和代码精简,InCloud Sphere大幅减少虚拟机对服务器资源占用,通过卸载加密、压缩等计算密集型工作负载、提升关键虚拟机主频、网络数据包卸载等技术,释放更多处理器算力。
■ 存储提速、稳定高效:InCloud Sphere 存储虚拟化支持 RDMA 和 TCP 双栈双链路组网,通过高效访问支持RDMA存储,释放硬件性能。同时基于 vHOST 私有协议,减少高IO场景下模式切换带来的性能损失, NVMe-oF 新型存储协议提供了低延迟和队列深度,充分释放存储性能。此外,基于集群文件系统、管理网和数据网双心跳系统,InCloud Sphere提供了更高稳定性。
■ 高速内存、快速交互:InCloud Sphere通过减少大页内存访问的缺页中断,提升内存访问效率,基于CXL高速互联技术,实现内存扩展以获取高速缓存,为虚拟机提供额外内存资源以保证高速数据交换。
新的业务负载和日益繁杂的细分需求将推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企业用户重新审视业务需求,寻求现有技术的替代方案,具备释放算力、存储性能、网络优化等多样化能力,高效稳定的虚拟化产品日益获得用户青睐。与此同时,涵盖云、服务器、网络、操作、存储和管理等多元化要求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更具备广泛适用性,InCloud Sphere兼顾应用和基础设施高效运行,基于软硬协同技术,构建动态、高效、稳定、易于管理的云数据中心。
秉承“开放标准、分层解耦”的技术理念,浪潮云海将持续提升服务器虚拟化在云数据中心场景下的通用负载支撑能力,以满足“云数智”创新业务对于性能的严苛要求,推动云技术与大数据、AI 的融合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artner预测,到2030年所有IT工作都将涉及AI技术的使用,这与目前81%的IT工作不使用AI形成鲜明对比。届时25%的IT工作将完全由机器人执行,75%由人类在AI辅助下完成。尽管AI将取代部分入门级IT职位,但Gartner认为不会出现大规模失业潮,目前仅1%的失业由AI造成。研究显示65%的公司在AI投资上亏损,而世界经济论坛预计AI到2030年创造的就业机会将比消除的多7800万个。
CORA是微软研究院与谷歌研究团队联合开发的突破性AI视觉模型,发表于2023年CVPR会议。它通过创新的"区域提示"和"锚点预匹配"技术,成功解决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大挑战——开放词汇目标检测。CORA能够识别训练数据中从未出现过的物体类别,就像人类能够举一反三一样。在LVIS数据集测试中,CORA的性能比现有最佳方法提高了4.6个百分点,尤其在稀有类别识别上表现突出。这一技术有望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零售、安防和辅助技术等多个领域。
人工智能正从软件故事转向AI工厂基础,芯片、数据管道和网络协同工作形成数字化生产系统。这种新兴模式重新定义了性能衡量标准和跨行业价值创造方式。AI工厂将定制半导体、低延迟结构和大规模数据仪器整合为实时反馈循环,产生竞争优势。博通、英伟达和IBM正在引领这一转变,通过长期定制芯片合同和企业遥测技术,将传统体验转化为活跃的数字生态系统。
中国电信研究院联合重庆大学、北航发布T2R-bench基准,首次系统评估AI从工业表格生成专业报告的能力。研究涵盖457个真实工业表格,测试25个主流AI模型,发现最强模型得分仅62.71%,远低于人类专家96.52%。揭示AI在处理复杂结构表格、超大规模数据时存在数字计算错误、信息遗漏等关键缺陷,为AI数据分析技术改进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