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权威SPECvirt_sc2013性能测试最新结果出炉,浪潮云海服务器虚拟化系统InCloud Sphere打破SPECvirt世界纪录,实现在一台NF5280G7服务器上满载稳定运行541个高压力虚拟机,性能总得分超越原纪录28%攀升至9639分,进一步印证了InCloud Sphere在承载高密度、重负载的用户业务时卓越的性能与稳定性。
随着企业应用云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据库、中间件、Web Server、邮箱等业务负载规模持续攀升,复杂度进一步加剧,这对云数据中心的承载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SPEC作为全球权威的第三方应用性能测试组织,其推出的SPECvirt_sc2013 是业界公认的、专为评估云数据中心虚拟化性能而打造的标准测试工具,可对硬件、虚拟化平台、虚拟化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负载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估。
基于第五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测试方案,浪潮云海服务器虚拟化系统InCloud Sphere持续创新,在以下3大技术实现突破:
■ 软硬协同、释放算力:得益于多年的持续优化和代码精简,InCloud Sphere大幅减少虚拟机对服务器资源占用,通过卸载加密、压缩等计算密集型工作负载、提升关键虚拟机主频、网络数据包卸载等技术,释放更多处理器算力。
■ 存储提速、稳定高效:InCloud Sphere 存储虚拟化支持 RDMA 和 TCP 双栈双链路组网,通过高效访问支持RDMA存储,释放硬件性能。同时基于 vHOST 私有协议,减少高IO场景下模式切换带来的性能损失, NVMe-oF 新型存储协议提供了低延迟和队列深度,充分释放存储性能。此外,基于集群文件系统、管理网和数据网双心跳系统,InCloud Sphere提供了更高稳定性。
■ 高速内存、快速交互:InCloud Sphere通过减少大页内存访问的缺页中断,提升内存访问效率,基于CXL高速互联技术,实现内存扩展以获取高速缓存,为虚拟机提供额外内存资源以保证高速数据交换。
新的业务负载和日益繁杂的细分需求将推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企业用户重新审视业务需求,寻求现有技术的替代方案,具备释放算力、存储性能、网络优化等多样化能力,高效稳定的虚拟化产品日益获得用户青睐。与此同时,涵盖云、服务器、网络、操作、存储和管理等多元化要求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更具备广泛适用性,InCloud Sphere兼顾应用和基础设施高效运行,基于软硬协同技术,构建动态、高效、稳定、易于管理的云数据中心。
秉承“开放标准、分层解耦”的技术理念,浪潮云海将持续提升服务器虚拟化在云数据中心场景下的通用负载支撑能力,以满足“云数智”创新业务对于性能的严苛要求,推动云技术与大数据、AI 的融合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香港大学等机构研究者开发的PHYX基准测试评估了AI模型的物理推理能力,结果显示即使最先进的GPT-4o等多模态模型在此类任务上的准确率仅为32.5%-45.8%,比人类专家低29%以上。PHYX包含3000个跨六大物理领域的多模态问题,要求模型整合领域知识、符号推理和现实约束理解。分析发现模型存在视觉推理错误、过度依赖文本描述和数学公式等关键缺陷,为未来开发物理感知AI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
QwenLong-CPRS是阿里巴巴千问文档团队开发的创新上下文压缩框架,专为解决大型语言模型处理长文本的效率和"迷失在中间"问题。该技术通过自然语言引导的动态优化、双向推理层、基于语言建模的标记评价和窗口并行推理四大创新,实现了高达21.59倍的上下文压缩率和显著的性能提升。研究表明,配备QwenLong-CPRS的小型模型甚至能超越专业长上下文模型,为高效处理海量文本开辟了新途径。
这项研究介绍了MOOSE-Chem3,一种通过模拟实验反馈进行化学假设排序的创新方法。传统的预实验排序仅依靠大型语言模型的内部推理,而该研究提出的实验引导式排序方法则利用先前实验结果来优化决策。研究团队基于三个领域假设构建了高保真模拟器,并验证了其对124个真实化学假设的预测准确性。他们开发的CSX-Rank方法通过功能聚类和反馈分析,将找到最优假设所需的实验次数减少了一半以上,即使在嘈杂条件下也表现出色,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更高效的探索路径。
FullFront是一项创新研究,首次全面评估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在前端工程完整流程(从设计概念化到视觉理解再到代码实现)中的能力。研究通过精心设计的基准测试,包括网页设计、网页感知问答和网页代码生成三大核心任务,发现即使最先进的模型在精细视觉感知(如元素对齐、大小和间距)方面表现远低于人类专家,且在复杂布局和交互功能实现上仍存在显著局限。研究揭示了闭源模型普遍优于开源模型,但所有模型与人类专业水平间仍存在巨大差距,为未来AI辅助前端开发工具的改进提供了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