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由清华大学主办,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中国电子学会、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承办的2024世界数字健康论坛于在北京举办,19位院士、70位院长、百余位专家及企业高管参与本次论坛。

作为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系列论坛之一,“2024世界数字健康论坛”融汇全球智慧,广泛邀请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际数字健康领域知名院士专家,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等国际组织代表、知名机构代表,以及世界500强外资企业高层参加。一方面,通过打造专业、开放、共赢的数字健康交流、展示平台,从人才培养、技术赋能、产业应用等多个维度汇聚各界力量,为健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可期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数字技术重塑全球医疗健康未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会议平台赋能数字健康事业发展的核心价值,积极推动健康产业创新技术,发展路线、前沿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化,加快数字健康造福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坛期间,多项数字健康领域的成果进展落地。论坛上,隆重发布了“清华城市健康指数”“世界数字健康论坛宣言”,同时举行了三场“国际数字健康合作签约”。
清华大学发布的“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围绕“健康中国行动”目标要求,聚焦健康服务、健康产业、健康行为、健康设施、健康环境、健康效用几大维度,形成对中国296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健康水平的全景评价,与国际城市健康水平对标,构建起科学、客观的城市健康度量标尺,为政府科学决策、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促进数据资源打通人类健康“大动脉”贡献典型范式和重要参考。

多名院士、专家共同签署发布的“世界数字健康论坛宣言”提出四大倡议。一是普惠共享,健康全球;二是协同攻关,共克难题;三是以人为本,伦理先行;四是创新引领,变革图强。

在“国际数字健康合作签约”中,海淀区人民政府与西门子进行医疗健康科技创新战略合作签约。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魏来、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副总裁贾丹林,代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与西门子签署《西门子医疗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签署价值合作伙伴协议,携手攻克肝癌》。

海淀医院院长张福春、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长钱韦签署《北京市海淀医院与中科院微生物所战略合作意向签约》。

本次论坛搭建起高层次、多维度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数字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发展,产出系列高质量创新成果,促成多个合作项目落地,为全球健康事业的持续进步奠定平台基础、搭建合作桥梁,聚力成果转化,筑力人类健康事业迈向新纪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地图将集成Gemini人工智能技术,旨在将其升级为一个"全知型副驾驶"助手。这一整合将大幅提升地图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全面的导航体验。通过AI技术的加持,谷歌地图有望在路线规划、地点推荐和实时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Feedzai团队首次系统评估了AI模型理解散点图的能力,创建了包含18,000张图表的大规模数据集。测试十个先进AI模型发现,在简单计数任务中部分模型准确率超90%,但精确定位任务表现不佳,准确率多在50%以下。研究还发现图表设计对AI性能有轻微影响,为AI辅助数据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
微软研究人员发布新的仿真环境来测试AI智能体,研究显示当前智能体模型容易受到操纵。该名为"Magentic Marketplace"的合成平台让客户智能体与商家智能体进行交互实验。测试包括GPT-4o、GPT-5和Gemini-2.5-Flash等模型,发现智能体在面临过多选择时效率下降,且在协作方面表现不佳。研究揭示了AI智能体在无监督环境下的性能问题。
KAIST研究团队开发出MG-Select系统,首次让视觉语言机器人具备"货比三家"的决策能力。该系统通过生成多个行动候选方案并利用内部评估机制选择最优解,无需额外外部验证系统。在真实世界测试中,机器人精确操作成功率提升28%-35%,某些任务改进达168%,为机器人在医疗、制造等高精度应用领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