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这种服务器“冒泡”的场景定教人印象深刻。
本周二,英特尔详细介绍了一种受珊瑚礁启发的新型浸入式冷却散热器设计。在美国能源部170万美元的奖励下,芯片巨头正努力推动这项设计落地。
英特尔公司赢取的奖金来自能源部COOLERCHIPS计划,该计划旨在鼓励一切有望将数据中心冷却耗电量控制在IT设施总耗电量的5%以内的技术方案。据能源部介绍,数据中心设施带来的耗电量约占全美总电力消耗的2%,而其中有40%左右都被用在于硬件冷却上面。
英特尔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套采用相变浸入式冷却槽的热管理系统,可支持功率达2千瓦的芯片。
有些朋友可能对此感到陌生,所谓浸入式冷却系统就是将整个计算设备(包括主板、内存、CPU等)浸入至非导电流体浴内,借此流体以远低于风冷系统的功率将热量带离计算设备。
英特尔对液冷技术并不陌生。早在2021年,芯片巨头已经与Submer展开合作,探索单相浸入式冷却技术。他们甚至计划在俄勒冈州建造一处价值7亿美元的研发实验室,专门研究这个方向。但随着英特尔陷入财务困境,该项目也遭到搁置。
但这一次,英特尔又将目光投向了双相变浸入式冷却散热方案。这款冷却设备经过精心设计,通过在芯片工作温度下处于沸腾状态的专用冷却液带走热量,再让蒸汽凝结并以雨滴般的形式重新落回储液箱。
为实现这一目标,英特尔希望将两项核心技术加以结合。其一是为芯片开发促进成核效应的专用涂层。大家可能还记得小时候的科学课,曼妥思糖果看似光滑的表面上已经布满小坑,这些就是所谓成核位点,会促使溶解的二氧化碳逸出、引发可乐大“爆炸”。
英特尔展示了一种专用涂层,可令浸入式冷却液发生剧烈沸腾。
英特尔的这项实验性冷却技术有着几乎相同的原理,该涂层的作用是促进制冷剂沸腾,从而更加高效地冷却芯片。
英特尔研究的第二项核心技术,则与散热器形状有关。
芯片巨头在新闻稿中指出,“目前,制造商大多将涂层涂抹在平坦的表面。但研究表明,对双相浸入式冷却系统来说,采用内部凹槽状设计的珊瑚状散热器具有最高的外部传热系数上限。”
英特尔打算使用COLLERCHIPS奖金推进研究,配合3D打印来制作散热器和均热板原型,希望将相变浸入式冷却系统的效率从0.025°C/瓦提升至0.01°C/瓦。
近年来,随着芯片功耗的持续提升、系统的计算密度越来越高,人们对液体和浸入式冷却系统的关注度也在增强。如果继续沿用原有风冷设计,那么GPU节点的极高密度可能将把散热功耗拉升至10千瓦级别。
如果能够攻克这项难题,美国能源部将获得显著收益。除了减少电网负载之外,美国能源部还运营着全球规模最大、发热量最巨、耗电最可观的超级计算机。这类系统的电能消耗量和运行发热量,促使能源部拿出奖金鼓励各方提供解决思路。
当然,英特尔只是朝着热管理难题发起冲锋的企业之一。英伟达COOLERCHIPS计划下获得500万美元资金,用于将直接芯片液冷与标准机架内的浸入式冷却设计相结合。惠普也得到该项目的资助,此外获奖的还有Raytheon和几家高校研究机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BT 旗下宽带部门 Openreach 宣布在英国新增 163 个交换局停售传统铜线电话和宽带服务,覆盖超过 96 万户。此举旨在鼓励用户升级到全光纤网络的新型数字服务,是 Openreach 从 2025 年底到 2027 年 1 月将所有客户从公共电话交换网迁移的庞大计划的一部分。
Utelogy 与 Ascentae 达成合作,旨在通过整合服务提升 AV 和 UC 系统管理水平。基于 Microsoft Azure 平台,Utelogy 的软件可统一管理 AV 和 UC 设备,优化效率并提供数据洞察。此次合作将为客户带来创新的工作场所服务,增强协作能力和生产力。
DriveNets、富士通光组件和UfiSpace三家公司宣布完成多项测试和认证,将DriveNets Network Cloud软件与UfiSpace白盒设备结合。这一合作旨在为网络运营商提供显著的成本节省,通过将三层通信合并为单一平台,消除独立光学转发器的需求,从而减少硬件占用空间、运营开销和能耗。
Telstra International 提出了一个高度自主的网络框架愿景,旨在应对企业对云服务和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需求。该网络将具备自我管理、零接触操作、安全可靠等特性,预计到2030年实现全面升级。新网络将采用AI、机器学习等技术,大幅提升容量和灵活性,以满足未来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