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东数西算下数据存力发展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来自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赛迪顾问、曙光存储的多位专家共话存力发展。会上,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吴非教授提出:“‘东数’要想更好实现‘西算’,算力是中心,存储则是根基,海量数据要想算得好,得先存得下,读得快。”数据是算力的基石,算力依赖存力,因此“东数西算”的实质更多地表现为“东数西存”。

参会嘉宾合影
存储缺口扩大,“西算”需先“西存”
东数西算全面落地以来,数据要素充分激活,算力存力的需求激增。据统计,去年底,我国总算力规模达180EFLOPS,存力总规模超过1000EB。“由于数据的价值挖掘以存储为前提,需求巨大,到2025年,我国将有超过420EB的巨大存储缺口亟待补充”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总监高丹表示。
面向多元场景,存储将迎全面革新
在谈及东数西算对数据存储底座建设的需求时,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信息存储与安全专委会秘书长阳小珊提到:“数据存储首先是安全合规,要降低开源软件依赖,提高存储技术自研能力。”
与此同时,东数西算打通了多元数字业务场景,激发了丰富的应用需求,要实现东西部数据的无障碍无延迟流通,扩大软硬件及应用生态,更需要推动融合、智能的一体化存力布局。
全栈技术能力,驱动存力一体化布局
曙光存储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新凤表示:“只有实现东西部存力一体化,才能应对东数西算海量丰富的存储新需求”。2009年曙光开始做自主研发,由此开启了分布式存储自研之路。十余年间,曙光存储不断突破创新,建立海量自研分布式存储集群,同时发挥存储全栈技术能力,布局存力一体化,将存储和计算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东数西算存力统筹调度。
在面对未来多元的融合业务场景时,曙光存储支持文件、对象、HDFS、块等多种协议,实现主流云平台、容器的高效无缝对接,支撑丰富的上层应用。同时,曙光存储将智能融入实施规划、运维管理、应用指导的全流程,推动视图化统一管理,提升运维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更多曙光相关资讯,欢迎搜索微信公众号“中科曙光/sugoncn”,关注曙光公司官方微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Python通过PEP 810提案正式引入惰性导入功能,允许程序延迟加载导入库直到实际需要时才执行,而非在启动时全部加载。该提案由指导委员会成员Pablo Salgado于10月3日提出并于11月3日获批。新功能采用选择性加入方式,保持向后兼容性的同时解决了社区长期面临的启动时间过长问题,标准化了当前分散的自定义解决方案。
蒙特利尔多机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AInstein框架首次大规模验证了大语言模型的科学推理能力。研究使用1214篇ICLR论文测试AI提取研究问题和生成解决方案的能力,发现顶级AI模型成功率达74%,能够提出创新性技术方案而非简单模式匹配。研究证实AI具备真正的科学推理能力,但也揭示了其对问题表述敏感、推理稳定性有限等局限性。
Valve最新Steam硬件软件调查显示,Linux用户占比达到3.05%,较上月增长0.37个百分点,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0%。游戏网站Boiling Steam分析显示,Windows游戏在Linux平台兼容性达历史最高水平,近90%的Windows游戏能在Linux上启动运行,仅约10%游戏无法启动。
这项研究提出了MADPO方法,解决了AI训练中的"一刀切"问题。传统方法对所有训练案例使用相同强度,导致简单案例过度学习、复杂案例学习不足。MADPO通过两步训练:先评估案例难度,再据此调整学习强度,实现"因材施教"。实验显示该方法在不同质量数据上均有显著提升,最高达33.3%,为AI精细化训练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