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国际森林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orests)。在绿色低碳的追求中,人们不仅要守护森林的“绿色”,更要推动各种节能降耗措施,节省出一片“绿色”。其中在数据中心领域,为了践行绿色低碳,浪潮信息推出全闪存储产品,相比传统机械硬盘(HDD)存储,在200%提升存储性能的同时,能将空间节省60%、能耗降低80%。
全闪存储守护世界的绿色
据统计,中国每年出货20~30万台存储设备,如果其中10万台部署为全闪存储,一年大约可以节省1.2亿度电,降碳5.7万吨,大约相当于种植一片300万棵树的森林。
绿色 是数据中心建设方向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算力、数据需求持续增加,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快速建设。据统计,截至2022年,中国在运营的数据中心中,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占比达49.3%,机架规模约为106.9万架。然而随着数据中心建设加速,数据中心能耗快速上升,预计到2025年数据中心能耗将占全球能源消耗的5%,数据中心如何做好节能减排,责任重大。
绿色节能成为数据中心的关键,如何削减PUE,降低基础设施能耗成为智算时代的刚需。工信部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值需降到1.3以下。在此背景下,数据中心迎来绿色发展新阶段,存储将成为新型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目标得以实现的突破重点。
全闪存储 为数据中心打造绿色基座
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传统数据中心存在能耗高、效率低、运维难、可靠性低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浪潮信息推出全闪存储,涵盖全闪集中式存储和全闪分布式存储两大产品,致力于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数据基座。
首先,在安全可靠方面,浪潮信息的存储方案能够提供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妥善保护,从部件、器件、整机系统、核心软件、管理软件、解决方案六个层面,为业务连续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例如基于双活、三数据中心技术,数据存储可以实现站点间RPO(故障恢复点目标)达到0、RTO (恢复时间目标) 接近于0。
其次,在绿色节能方面,浪潮信息的存储平台打出“组合拳”,从硬盘、背板、供电、散热等多个维度出发,利用多种技术有效降低整机能耗。例如散热方面,全闪存储创新研制了整机无背板正交散热架构,能够利用3D真空腔均热板散热技术化解局部热点,并借助控制器的超导热管均温翅片完成热转移。基于智能调控、整机散热的调优,单台存储设备一年可节省近1000度电。又如供电方面,全闪存储基于PSU冗余电源自动切换技术,能够根据负载情况自动切换供电模式:当高负载时所有电源全部工作,为业务提供充沛能量;当低负载时就启动主备模式,提高存储系统供电效率。据统计,当PSU负载控制在50%,一台存储整机一年可节省约200度电。再如运维方面,浪潮信息的存储管理软件还能为数据中心提供多种能耗优化分析,包括使用率分析、功耗分析、负载分配分析,支持智能功耗预测,助力数据中心绿色运维。
最后,在高效方面,浪潮信息存储平台基于全新开发的、闪存原生的“iTurbo 2.0+智能加速引擎”,构建了由多种闪存盘组成的智能分层存储资源池,将智能IO感知、智能快路径、智能资源调度、智能数据组织等四大技术的数十项性能优化算法与闪存盘联调优化,让千万级IO均衡落盘,而且达到亚毫秒级低时延,将存储系统性能发挥到极致。
为世界增添一片绿
烟花三月,草长莺飞,天地万物皆同春。这个春天,你也许没机会种下一棵树苗,但可以选择一次低碳出行,一次随手关灯、睡前关机,少乘一次电梯,或者搞点特别的——给数据中心换上全闪存储。一个个绿色行动,节省下更多的电能,为世界增添更多绿色。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artner预测,到2030年所有IT工作都将涉及AI技术的使用,这与目前81%的IT工作不使用AI形成鲜明对比。届时25%的IT工作将完全由机器人执行,75%由人类在AI辅助下完成。尽管AI将取代部分入门级IT职位,但Gartner认为不会出现大规模失业潮,目前仅1%的失业由AI造成。研究显示65%的公司在AI投资上亏损,而世界经济论坛预计AI到2030年创造的就业机会将比消除的多7800万个。
CORA是微软研究院与谷歌研究团队联合开发的突破性AI视觉模型,发表于2023年CVPR会议。它通过创新的"区域提示"和"锚点预匹配"技术,成功解决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大挑战——开放词汇目标检测。CORA能够识别训练数据中从未出现过的物体类别,就像人类能够举一反三一样。在LVIS数据集测试中,CORA的性能比现有最佳方法提高了4.6个百分点,尤其在稀有类别识别上表现突出。这一技术有望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零售、安防和辅助技术等多个领域。
人工智能正从软件故事转向AI工厂基础,芯片、数据管道和网络协同工作形成数字化生产系统。这种新兴模式重新定义了性能衡量标准和跨行业价值创造方式。AI工厂将定制半导体、低延迟结构和大规模数据仪器整合为实时反馈循环,产生竞争优势。博通、英伟达和IBM正在引领这一转变,通过长期定制芯片合同和企业遥测技术,将传统体验转化为活跃的数字生态系统。
中国电信研究院联合重庆大学、北航发布T2R-bench基准,首次系统评估AI从工业表格生成专业报告的能力。研究涵盖457个真实工业表格,测试25个主流AI模型,发现最强模型得分仅62.71%,远低于人类专家96.52%。揭示AI在处理复杂结构表格、超大规模数据时存在数字计算错误、信息遗漏等关键缺陷,为AI数据分析技术改进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