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20年工业节能监察重点工作计划>的通知》(工信部节函[2020]1号)要求,对纳入重点用能单位管理的数据中心进行专项监察,按照GB/T 32910.3-2016《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第3部分:电能能效要求和测量方法》等标准,核算电能使用效率实测值,检查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
2021年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下达2021年国家工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1〕171号),对270家数据中心开展能效监察。
2021年7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信部通信[2021]76号),提出用三年时间,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国家枢纽节点、省内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梯次布局;明确了“到2021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5以下;到2023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以下,严寒和寒冷地区力争降低到1.25以下”的能耗控制目标。
2021年10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发改产业[2021]1464号),明确要求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不超过1.3,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原则上布局在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范围内。
2021年12月8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联合发布《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降到1.3以下,国家枢纽节点进一步降到1.25以下,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全国数据中心整体利用率明显提升,西部数据中心利用率由30%提高到50%以上,东西部算力供需更为均衡。5G基站能效提升20%以上。
2022年8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资委、能源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聚焦数据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机房三类重点设施,以全方位全过程的集约化布局、高效化设计、绿色化建设、低碳化技术、智能化运维为手段,加强数据中心统筹布局,推动基站主设备及配套设施节能技术运用推广,加快核心通信机房绿色低碳化重构。最终实现到2025年,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PUE降到1.3以下,5G基站能效提升20%以上,改建核心机房PUE降到1.5以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携手戴尔以及零克云,通过打造“工作站-AI PC-云端”的协同生态,大幅缩短AI部署流程,助力企业快速实现从想法验证到规模化落地。
意大利ISTI研究院推出Patch-ioner零样本图像描述框架,突破传统局限实现任意区域精确描述。系统将图像拆分为小块,通过智能组合生成从单块到整图的统一描述,无需区域标注数据。创新引入轨迹描述任务,用户可用鼠标画线获得对应区域描述。在四大评测任务中全面超越现有方法,为人机交互开辟新模式。
阿联酋阿布扎比人工智能大学发布全新PAN世界模型,超越传统大语言模型局限。该模型具备通用性、交互性和长期一致性,能深度理解几何和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推理"学习真实世界材料行为。PAN采用生成潜在预测架构,可模拟数千个因果一致步骤,支持分支操作模拟多种可能未来。预计12月初公开发布,有望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低成本合成数据生成。
MIT研究团队发现,AI系统无需严格配对的多模态数据也能显著提升性能。他们开发的UML框架通过参数共享让AI从图像、文本、音频等不同类型数据中学习,即使这些数据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在图像分类、音频识别等任务上都超越了单模态系统,并能自发发展出跨模态理解能力,为未来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