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在节能增效方面也没有任何进步,数据中心仍是吞噬电力的疯狂巨兽
尽管业界估计各国多地都将出台新的管控法规,但全球数据中心运营商基本上还没有为可持续性要求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宕机中断的代价越来越高,设施能源效率则长期停步不前。
以上结果,来自Uptime Institute发布的《2022年全球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此份报告总结了全球数据中心所有者及运营商的经验,收集了来自全球各大IT部门基础设施负责人的工作体会。
根据这份报告,大多数运营商都难以让自己的数据中心设施拥有良好的环境可持续性水平,甚至在主观上也对这个问题并不重要。虽然63%的受访运营商预计,所在地区的政府当局会在未来五年内要求各处数据中心公开报告环境数据,但相当一部分运营组织目前还没有开始跟踪和报告各项关键环境指标。
但报告同时指出,2007年至2014年间的快速进展,反映的其实是多种廉价增效措施的普及,例如热/冷空气控制、优化冷却控制和提高空气传送温度等。对于相当一部分较为陈旧的数据中心而言,这些增效方法已经是经济或者技术层面的极限了。
研究还表明,即使是在新建设施中,风冷设计仍在数据中心内占据主导地位。不过一系列现实因素已经逐步落地,敦促运营商更广泛地采用直接液冷技术,特别是即将推出的具有更高热功率要求的服务器处理器。如果数据中心运营商无法及时找到改善的办法,设施PUE可能会在短期内有所上升。
与此对应,报告发现数据中心的整体机架功率密度都在上升。在运行容量超过5兆瓦的运营商当中,有40%表示密度确实在迅速增加。
Uptime Institute表示,对于运行功率在10兆瓦及以上的大型设施当中,有近半数机柜的功率超过20千瓦,几乎五分之一的机柜运行功率超过40千瓦。也有少数数据中心开始部署功率超过70千瓦的机柜,绝对数量不多但增长趋势明显,而且主要集中在超大规模设施当中。
服务器的使用寿命也在延长。一般来说,服务器供应商的建议使用周期为三到五年。但根据报告,2015年时只有34%的受访者会将服务器持续运行五年或更久,但到2022年,这一比例已经增长至52%。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大核心原因,在于半导体供应短缺引发的IT硬件交付时间延长。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大型云服务商称,他们已经确定要推迟部分服务器的淘汰时间,借此节约成本投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技术洪流裹挟着每一次发展的浪潮,“工作”、“生产力”乃至“生命”本身的价值都被加速定义。
亚马逊在生成式AI爆发初期便敏锐意识到了人工智能培训的重要性,2023年宣布启动“AI就绪(AI Ready)”计划,通过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架构,不仅着眼解决当下企业AI应用的人才缺口,更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构建了AI人才储备体系。
Nvidia 最新更新的 G-Assist AI 助手不仅优化游戏及系统设置,还新增插件扩展功能,可实现音乐播放、直播查询、股票与天气信息获取,同时支持开发者定制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