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东数西算”战略下绿色智算中心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重磅发布!该报告由国家信息中心与燧原科技深度合作,联合庆阳市人民政府、之江实验室、中国能建共同编制而成。
燧原科技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共同举办了“算尽其用·AI算力中心建设新实践”云端智算产业应用论坛。在该论坛上,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正式对外发布这份重量级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作为“东数西算”战略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首次碰撞,这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的定位是智算中心践行“双碳”目标和国家总体算力布局的行动手册”。
燧原科技首席公共事务官蒋燕在“算尽其用”主题论坛上介绍《“东数西算”战略下绿色智算中心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基本情况。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趋势下,“算力”作为转换数据价值的“生产要素”,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主角。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较大突破,人工智能场景融合能力不断提升,已在金融、医疗、安防、教育、零售等多个领域实现技术落地。在此背景下,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面对未来算力需求的飞速增长,我国算力发展格局日趋明朗,“东数西算”工程应势而生。智算中心承载以模型训练为代表的非实时性算力需求尤为适合实施“东数西算”。以智算中心为算力底座,在我国东西部地区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算力协同合作,将是我国推动“东数西算”工程落地的重要场景之一。
国家信息中心原常务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杜平,之江实验室副主任袁继新,燧原科技首席公共事务官蒋燕,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孙斌代表参编单位共同开启《“东数西算”战略下绿色智算中心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燧原科技作为本次报告的参编单位及发起单位之一,与“国家级智库”国家信息中心及相关参编单位深度合作。基于燧原科技在人工智能算力及智算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围绕智算中心政策、产业、技术趋势,分析论述了当前人工智能芯片自主可控面临的种种挑战。为推动智算中心绿色低碳、安全可控发展等提供了严谨务实、技术先进、全面细致的研究支撑。
《报告》提出了智算中心全链条发展之路:一是在上游,充分发挥“源网荷储”一体化作用,推动智算中心绿色集约发展;二是在中游,加快推进AI芯片国产化及规模化落地,推动智算中心自主可控发展;三是在下游,推动“东数西存”转向“东数西训”模式,推动智算中心降本增效发展。
《报告》基于各编写单位长期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内容丰富、权威性高、实用性强,将对我国智算中心的建设尤其是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技术的最新应用展示了其在日常办公场景中的强大能力。用户现在可以通过简单的截图操作,让AI智能识别和提取图像中的时间、地点、事件等关键信息,并自动创建相应的日历事件。这种功能大大简化了日程管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代表了AI技术在实用性和智能化方面的重要突破。
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团队提出ZeCO技术,通过创新的All-Scan通信机制解决了分布式AI系统处理超长文本时的通信瓶颈问题。在256台机器上测试时,ZeCO比现有最先进方法快60%,通信时间快4倍,实现了接近理论最优的性能,为超长文本AI应用开辟了新可能。
最新调查显示,91%的AI用户都有首选的聊天机器人工具。其中ChatGPT以28%的占比位居榜首,其次是谷歌Gemini(23%)、Meta AI和亚马逊Alexa(各18%)、苹果Siri(16%)。用户主要将这些AI工具用于撰写邮件、研究感兴趣话题和管理待办事项。报告指出,61%的美国人在过去半年内使用过AI,19%的人每天都在使用。
耶鲁大学团队首创AI论文审稿基准测试系统LIMITGEN,通过人工植入缺陷和真实审稿数据两套测试集,系统评估大语言模型识别科学论文局限性的能力。结果显示AI审稿准确率约52%,远低于人类专家的86%,但检索增强技术和多智能体协作显著提升了性能,为AI辅助学术评议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