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新征程 耀一起”2022亚太内容分发大会暨CDN峰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亚太CDN产业联盟联合来自阿里云、腾讯云、中兴通讯、天翼云、九州云等内容分发领域领军企业的技术专家、企业领袖等,携行业领先技术、优秀实践案例、未来趋势洞察等高质量内容齐聚一堂,共话CDN内容分发行业新征程。
九州云高级解决方案总监刘高艳受邀出席大会,在“边缘计算论坛”环节带来了题为《5G MEC边缘计算发展的现状、挑战和未来》的精彩分享,并与参会者就边缘计算圆桌对话展开思想碰撞。
边缘计算作为企业的关键增长要素,创新并拓展了核心数据中心的功能和范畴,已经成为驱动全球企业级基础架构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刘高艳从三大边缘交付模式分析出发,深入剖析了目前三种模式各自存在的挑战:CDN云边缘服务的大带宽总体成本相对较高,物理距离近无法转换为网络低时延,城市内无线模式下延时,SLA存在不确定性。而MEC边缘云服务,公网访问安全控制存在挑战,对访问终端存在一定要求。IoT边缘网关,由于品牌分散,所以难以统一管理,算力能力限制了安全能力部署,统一通过公网进行管理带来潜在安全风险,空间覆盖性弱,芯片模组5G化改造成本高,软硬一体解耦困难。
通过对比三种模式的能力和场景,提出了三种模式各自可能的突破方式。同时分析了5G MEC边缘云和CDN云边缘国内外发展趋势和两者之间相互渗透发展的博弈,指出CDN云边缘和5G MEC边缘云厂商之间的攻守格局,有相互延伸、交错竞争的趋势。发展的核心在于运营商” 5G带边(MEC)”抓手的拒守和自身拓展,和互联网厂商 “5G入边(CDN)”的渴求。
最后,刘高艳阐述了5G MEC边缘云产业链合围和行业融合,并以OpenV2X开源项目为例分享了在车路协同领域的探索和创新。
伴随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应用越来越深入,加速驱动交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组织下,九州云联合东南大学、南开大学以及企业代表共同发起5G MEC和V2X深度融合的OpenV2X开源项目,基于开放源码方式,解决当前车路协同系统(Coopertive Vehicle Infrastructure Systrem, CVIS)中路侧系统遇到的 “平台不开放”、“生态不多样”、“算法不解耦”、“5G 未联动”的问题,整合5G、C-V2X、AI、MEC等技术组合,支持海量路侧信息收集、融合、智能运算和云边协同能力,更好地服务智能的车和行动的人。
目前,OpenV2X开源项目主要致力于路侧开放基础设施的模块。OpenV2X车路协同开源架构设计范围包含路侧设备、中心云控以及5G边缘云控三部分。项目范围涵盖路侧数据的数据融合,路侧数据的识别和预警算法,RSU发送的结构化数据处理,路侧摄像头、雷达设备的原始信息处理,5G MEC模式下的云边协同等。
边缘计算圆桌对话
本次大会还带来了特别的讨论环节,在即刻雾联联合创始人段靖远的主持下,本次圆桌围绕边缘计算展开对话。九州云高级解决方案总监刘高艳与阿里云智能技术专家徐若晨、天翼云高级研发经理张其栋、英特尔(中国)资深软件架构师陈绍强多位技术大咖一起,从自身在边缘计算领域的实践和积累出发,以前瞻务实的姿态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从事“开放云边基础架构技术开发和服务”的专业公司,九州云自2012年成立至今,始终秉承“开源·赋能云边变革”的核心理念,建立了完整的“云+边”生态体系和解决方案。未来,九州云希望依托自身开放的技术体系、深厚的技术实力和成熟的解决方案,携手更多的产业合作伙伴和开源爱好者,从标准、技术、应用等多维度深度融合,共同搭建边缘计算应用生态,助推边缘计算产业蓬勃发展,持续创造更丰富的商业价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了AI发展的未来趋势,详细分析了六条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技术路径。随着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面临发展瓶颈,业界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AI发展方向。这六条路径包括神经符号AI、神经形态AI、具身AI、多智能体AI、以人为中心的AI和量子AI。每种路径都有其独特优势和挑战,可能单独或组合推动AI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最终实现与人类智能相当的AGI系统。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发现VAR模型的马尔可夫变体本质上是离散扩散模型,提出SRDD方法。通过应用扩散模型技术如分类器自由引导、令牌重采样等,SRDD相比VAR在图像质量上提升15-20%,同时具备更好的零样本性能。这项研究架起了自回归模型与扩散模型的理论桥梁,为视觉生成技术发展开启新方向。
培生公司第三季度销售增长加速,并预示年底表现更强劲,但其AI应用可能是更重要的发展。该公司虚拟学习部门销售额激增17%,学生注册人数攀升。培生运营的在线学校将AI工具嵌入课程材料中,公司表示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这些工具帮助学生取得更好成绩。公司推出了AI学习内容组合,包括AI素养模块和融合人工导师与AI学习工具的视频平台。
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CAD-Tokenizer技术,首次实现AI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进行3D模型设计和编辑的统一处理。该技术通过专门的CAD分词器和原语级理解机制,让AI能像设计师一样理解设计逻辑,大幅提升了设计精度和效率,有望推动工业设计的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