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宇宙是互联网向3D网络进化过程中的下一个重要阶段,将为娱乐、汽车、制造业、机器人等各个行业带来重大机遇。
因此,NVIDIA与合作伙伴一同加入了Metaverse Standards Forum,所有相关方都可以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讨论并定夺如何以最好的方式来奠定元宇宙的基础。
从2D互联网到3D互联网
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早期互联网完全通过基于文本的界面、UNIX shell和控制台访问。1990年代出现的万维网将图像和文字以网页的形式组合成2D世界,并通过这个更自然、更直观的接口使数百万人能够访问互联网。
即将出现的元宇宙是一种3D互联网。它通过打造一个高度接近现实世界的互联网接口,延续了互联网更容易访问和更自然的发展趋势。
通过结合CAD/CAM、视觉效果和视频游戏领域在过去三十年所开发的3D计算机图形和模拟技术,以及当今的算力,我们现在能够开始构建这样的接口。
为工作与娱乐共同打造
一谈到元宇宙,大多数人会想到游戏或社交。这两者肯定是元宇宙的重要用例,但就像互联网一样,元宇宙不会仅限于此。
互联网的用途远不止于娱乐。各类企业和行业都在互联网上经营,互联网已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我们相信新兴的元宇宙也将如此。
例如,零售商正在开设销售真实和虚拟商品的虚拟商店,研究人员正在使用数字孪生来设计和模拟核聚变发电站。
宝马集团正在开发整座工厂的数字孪生,以便更快设计出并运营高效、安全的工厂。NVIDIA正在建造一台AI超级计算机来驱动地球的数字孪生,帮助研究人员深入认识并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源自万维网的启发
1993年,万维网引入了一种描述网页的标准且开放的方式——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它成为了万维网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HTML,网络上就会遍布互不相连的“孤岛”,这些“孤岛”只能在各自的内部进行链接。
幸运的是,早期网络和互联网的创建者明白,开放标准(尤其是数据格式的开放标准)是推动增长和网络影响力的加速器。
元宇宙需要一个等同于HTML的方式来高度详细地描述各个相互链接的3D世界。用户必须能够使用各种工具、查看器和浏览器在3D世界之间进行无缝、连贯的移动。
这个解决方案就是皮克斯所开发的一种开放且可扩展的格式、库和组合引擎——通用场景描述(USD)。
USD是构建元宇宙所需的众多构件之一。另一个构件是glTF,这是一种由Khronos Group内部所开发的3D传输格式。我们认为USD和glTF是兼容的技术,并希望看到它们以这种方式共同发展。
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
NVIDIA开发者生态系统副总裁、Khronos Group总裁兼论坛主Neil Trevett表示,元宇宙需要一套完整的标准。
虽然该论坛不会制定这些标准,但设计人员和用户将在这里了解和尝试他们想要使用的标准,并探索任何缺失或需要扩展的标准。
我们十分高兴看到Metaverse Standards Forum的成立。来自各个领域的人士可以在这个自由而开放的平台上齐聚一堂,为元宇宙这一激动人心的新互联网时代做出贡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携手戴尔以及零克云,通过打造“工作站-AI PC-云端”的协同生态,大幅缩短AI部署流程,助力企业快速实现从想法验证到规模化落地。
意大利ISTI研究院推出Patch-ioner零样本图像描述框架,突破传统局限实现任意区域精确描述。系统将图像拆分为小块,通过智能组合生成从单块到整图的统一描述,无需区域标注数据。创新引入轨迹描述任务,用户可用鼠标画线获得对应区域描述。在四大评测任务中全面超越现有方法,为人机交互开辟新模式。
阿联酋阿布扎比人工智能大学发布全新PAN世界模型,超越传统大语言模型局限。该模型具备通用性、交互性和长期一致性,能深度理解几何和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推理"学习真实世界材料行为。PAN采用生成潜在预测架构,可模拟数千个因果一致步骤,支持分支操作模拟多种可能未来。预计12月初公开发布,有望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低成本合成数据生成。
MIT研究团队发现,AI系统无需严格配对的多模态数据也能显著提升性能。他们开发的UML框架通过参数共享让AI从图像、文本、音频等不同类型数据中学习,即使这些数据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在图像分类、音频识别等任务上都超越了单模态系统,并能自发发展出跨模态理解能力,为未来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