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数据机构(IDC)发布2021年度中国边缘服务器市场最新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边缘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增长266.3%。浪潮信息蝉联边缘计算服务器市场中国第一,市占率达40.9%,同比增长368.4%,领涨市场。

智慧化加速,中国边缘计算服务器市场快速增长
目前政府、能源、交通、制造等领域智慧化转型正在加速,智算力成为这场变革的关键资源。为降低数据处理时延、提高网络稳定性与可用性,部署于边缘的技术与方案快速发展。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要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并建设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设施、按需部署边缘数据中心。数据显示,作为5G、IoT、AI等技术的迭代优化的重要承载,2021年,中国边缘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增长266.3%。未来也将保持高速增长,占总体服务器市场的比重也将进一步提升。
从行业来看,国内的电力、能源、制造、交通等领域正在加快部署边缘计算基础设施,提升生产运营和资源使用的效率。例如智能电网可通过利用边缘计算和IIoT控制电力输配,优化电力供给,石油企业可通过边缘计算等技术对采油机进行预测性维护,远程运维,有色金属企业利用边缘计算、AI推动冶金工艺升级等,以边缘洞察赋能行业客户业务的全方位创新。
边缘场景复杂多变,标准推动行业不断成熟
面对用户复杂多样的业务需求,边缘计算服务器从产品形态到底层架构越来越多样化。浪潮信息作为中国第一的边缘计算服务器提供商,2017年开始布局边缘计算,2019年与信通院、运营商等共同发布了面向通信行业的MEC、NFV等需求的OTII边缘服务器设计标准,共同推动边缘计算产品、解决方案等走向成熟。
与此同时,为应对制造、交通等更多边缘场景更为严苛的环境、更多元的计算架构,浪潮信息定义了全新的边缘计算模块化设计标准ECOM,将核心计算平台、异构加速平台、IO模组等功能模组解耦,实现标准化、模块化,基于此可以灵活组合出不同产品适应边缘多样化和差异化场景需求,为上下游伙伴提供参考。不久前,基于ECOM标准的边缘微服务器EIS800,就凭借极致的灵活性获得了2022年的德国红点奖。
目前浪潮信息已形成边缘微中心、边缘服务器、便携式AI服务器、边缘微服务器四大边缘计算产品系列,从全球轴承巨头智能工厂、亚洲最大海上风力电站、到东京工业大学智慧停车场,边缘计算产品和方案已广泛应用在在制造、能源、交通等多个行业场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香港大学联合多家顶尖机构开发出推测性雅可比降噪解码技术,巧妙融合扩散模型降噪与自回归并行处理,将AI图像生成速度提升2-5倍。该方法通过训练模型处理噪声输入并预测干净标记,实现多位置同时生成,在保持图像质量的同时大幅缩短等待时间,为AI创作应用带来革命性改善。
谷歌推出类似苹果私有云计算的新平台,让用户在享受先进AI功能的同时保护数据隐私。该平台将复杂AI请求转移到云端处理,确保敏感数据仅用户可见,连谷歌也无法访问。随着AI工具需要更强计算能力,这一方案平衡了隐私保护与性能需求。Pixel 10手机将获得更智能的Magic Cue建议和更多语言的录音转录功能。
韩国大学等机构研究团队提出TAG方法,解决AI绘画中的"幻觉"问题。该方法通过放大扩散过程中的切线分量来引导AI生成更真实图像,无需重训练模型且计算成本极低。实验显示TAG能显著改善图像质量,减少不合理细节如多指手等,同时可与现有引导技术结合使用,为AI绘画领域提供了简单有效的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