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将成为核心生产力之一。今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它将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使数据要素跨域流动,织就全国算力一张网。在缓解东部能源紧张问题的同时,给西部发展开辟新路。
算力需求的大幅增长,将带来数据中心能耗的快速增长,而推动高效能数据中心发展的关键之一便是“算力之源”——即数据中心的每颗处理器核“芯”,处理器的性能也决定了算力的上限。在双碳目标下,如何在能耗增长与低碳目标之间找到平衡支点,“高性能计算”也许可以给出答案。
寻找算力新转化:AMD EPYC不断追求性能优化
今年3月,世界首款采用3D芯片堆叠的数据中心CPU——“米兰-X”第三代AMD EPYC(霄龙)处理器发布,这不仅说明AMD(超威)将3D V-Cache缓存堆叠技术成功带到数据中心,同时是AMD计算革新上的又一力作。
据介绍,“米兰-X”是第三代AMD EPYC处理器“米兰”的增强版,可为各种计算工作负载提供更好的性能支持,为数据中心带来更强的支撑。在2022年国际超算Top500榜单中,拔得头筹的超算Frontier采用的正是AMD的第三代EPYC 64核处理器及Instinct加速卡,此外,AMD还为该榜单94个系统提供动力,年同比增长95%。不断追求更强大的计算力,AMD EPYC已经创造了250多项世界纪录,并且还在继续创造更多纪录,助力高性能算力不断突破。
探索低碳新路径:“30x25能效目标”打造绿色计算底座
近年来,AMD积极探索节能新路径,宣布了“30x25”目标——即到2025年,AMD的加速数据中心计算节点要在2020年基础上实现30倍的能效提升,并计划从2020年到2030年在日常运营上减少50%的温室气体排放。
目前,AMD正朝着实现“30x25”的目标前进,并且有了新的突破:仅通过使用基于一颗第三代AMD EPYC CPU和四个AMD Instinct MI250x GPU的加速节点,便实现了在2020年的基准水平之上提高6.79倍能效。事实上,绿色减碳并不是给数据中心的性能做减法,而是相互促进,降低能耗的同时释放更高效能。在双碳目标下,AMD的高性能产品正在为各大企业、各大行业以及整个社会的绿色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打造更绿色的计算底座。
AMD的产品已经获得戴尔、HPE、联想、新华三、浪潮、中兴、可控、超云、超威等OEM的采用。据2021年11月AMD“加速数据中心首映”主题活动上公布数据显示,AMD在全球已经交付了超过2亿颗AMD EPYC处理器核心,为数十亿用户提供算力。
从处理器核心“Zen”、“Zen 2”、“Zen 3”,AMD逐步实现了在数据中心市场进入、追赶、超越。同时在“东数西算”的背景下,AMD将通过绿色创新式的技术提升,为数据中心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文/黄雅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nfinidat发布InfiniBox G4系列最新升级,实现容量翻倍、物理占用空间缩减31%、入门价格降低29%。新款InfiniBox SSA G4 F24仅占11个机架单元,起始容量77TB。混合系统单机架最大有效容量从17.2PBe跃升至33PBe,增幅达92%。系统原生集成S3对象存储协议,支持文件、块和对象存储统一管理,能效比竞品高7倍。
香港大学联合多家顶尖机构开发出推测性雅可比降噪解码技术,巧妙融合扩散模型降噪与自回归并行处理,将AI图像生成速度提升2-5倍。该方法通过训练模型处理噪声输入并预测干净标记,实现多位置同时生成,在保持图像质量的同时大幅缩短等待时间,为AI创作应用带来革命性改善。
微软的MAUI跨平台应用开发框架将通过第三方框架Avalonia获得Linux和浏览器支持。MAUI目前支持Android、iOS、Mac Catalyst和Windows平台,但缺少Linux支持。AvaloniaUI公司正在为MAUI开发新的后端,使用Avalonia渲染器替代原生控件,同时支持WebAssembly在浏览器中运行。该方案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提供预览版本。
韩国大学等机构研究团队提出TAG方法,解决AI绘画中的"幻觉"问题。该方法通过放大扩散过程中的切线分量来引导AI生成更真实图像,无需重训练模型且计算成本极低。实验显示TAG能显著改善图像质量,减少不合理细节如多指手等,同时可与现有引导技术结合使用,为AI绘画领域提供了简单有效的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