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将成为核心生产力之一。今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它将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使数据要素跨域流动,织就全国算力一张网。在缓解东部能源紧张问题的同时,给西部发展开辟新路。
算力需求的大幅增长,将带来数据中心能耗的快速增长,而推动高效能数据中心发展的关键之一便是“算力之源”——即数据中心的每颗处理器核“芯”,处理器的性能也决定了算力的上限。在双碳目标下,如何在能耗增长与低碳目标之间找到平衡支点,“高性能计算”也许可以给出答案。
寻找算力新转化:AMD EPYC不断追求性能优化
今年3月,世界首款采用3D芯片堆叠的数据中心CPU——“米兰-X”第三代AMD EPYC(霄龙)处理器发布,这不仅说明AMD(超威)将3D V-Cache缓存堆叠技术成功带到数据中心,同时是AMD计算革新上的又一力作。
据介绍,“米兰-X”是第三代AMD EPYC处理器“米兰”的增强版,可为各种计算工作负载提供更好的性能支持,为数据中心带来更强的支撑。在2022年国际超算Top500榜单中,拔得头筹的超算Frontier采用的正是AMD的第三代EPYC 64核处理器及Instinct加速卡,此外,AMD还为该榜单94个系统提供动力,年同比增长95%。不断追求更强大的计算力,AMD EPYC已经创造了250多项世界纪录,并且还在继续创造更多纪录,助力高性能算力不断突破。
探索低碳新路径:“30x25能效目标”打造绿色计算底座
近年来,AMD积极探索节能新路径,宣布了“30x25”目标——即到2025年,AMD的加速数据中心计算节点要在2020年基础上实现30倍的能效提升,并计划从2020年到2030年在日常运营上减少50%的温室气体排放。
目前,AMD正朝着实现“30x25”的目标前进,并且有了新的突破:仅通过使用基于一颗第三代AMD EPYC CPU和四个AMD Instinct MI250x GPU的加速节点,便实现了在2020年的基准水平之上提高6.79倍能效。事实上,绿色减碳并不是给数据中心的性能做减法,而是相互促进,降低能耗的同时释放更高效能。在双碳目标下,AMD的高性能产品正在为各大企业、各大行业以及整个社会的绿色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打造更绿色的计算底座。
AMD的产品已经获得戴尔、HPE、联想、新华三、浪潮、中兴、可控、超云、超威等OEM的采用。据2021年11月AMD“加速数据中心首映”主题活动上公布数据显示,AMD在全球已经交付了超过2亿颗AMD EPYC处理器核心,为数十亿用户提供算力。
从处理器核心“Zen”、“Zen 2”、“Zen 3”,AMD逐步实现了在数据中心市场进入、追赶、超越。同时在“东数西算”的背景下,AMD将通过绿色创新式的技术提升,为数据中心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文/黄雅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三星与AI搜索引擎Perplexity合作,将其应用引入智能电视。2025年三星电视用户可立即使用,2024和2023年款设备将通过系统更新获得支持。用户可通过打字或语音提问,Perplexity还为用户提供12个月免费Pro订阅。尽管面临版权争议,这一合作仍引发关注。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苹果M5 MacBook Pro评测显示这是一次相对较小的升级。最大变化是M5芯片,CPU性能比M4提升约9%,多核性能比M4 MacBook Air快19%,GPU性能提升37%。功耗可能有所增加但电池续航保持24小时。评测者认为该产品不适合M4用户升级,但对使用older型号用户仍是强有力选择。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