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数据中心建设迎来建设高潮。随着数据中心能耗日益增大,政策对数据中心发展提出新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向绿色化方向发展。
数据中心全面进入“液冷时代”
在近日举行的“2022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研讨会”上,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秘书长吕天文表示,无论从政策角度、市场需求还是技术成熟度来讲,均标志着数据中心进入“液冷时代”。
云计算驱动数据中心大规模部署,相比机房而言,数据中心的机柜数量更多,功率更大,处理和计算能力更强,安全等级更高,当然对应的能耗也就越大。
传统的风冷已无法满足数据中心散热的及时性要求,液冷概念正式提出,液冷技术逐步成熟,液冷型数据中心成为潮流。
吕天文介绍说,数据中心的液冷时代呈现了多个发展趋势,比如更高的计算功率密度、多种节能技术的融合、支撑更多行业创新应用的大规模智能计算发展。
目前我们看到根据液体冷媒和发热源的接触方式可分为——冷板式(间接接触)、喷淋式(直接接触)、浸没式(直接接触)。
吕天文认为,从安全性和节能性、可用性角度看,浸没式液冷能够更好地满足节能降耗需求,成为数据中心制冷首选,尤其对当今超高密度数据中心而言。“未来两到三年,液冷技术会有一个爆发点,这需要产学研用各方的共同努力。”
曙光的液冷实践
新基建为数据中心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增长契机,在曙光数创副总裁姚勇看来,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引领整个数据中心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姚勇表示,“东数西算”工程引导数据中心行业向绿色节能、算力调度、安全可靠三个方向发展。曙光在这些方面进行了相关技术探索。
作为液冷技术的引领者,曙光早在2011年便开始相关技术研究,随后推出国内首款标准化量产的冷板液冷服务器,率先实现冷板液冷服务器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又于2013率先推出世界领先的浸没相变液冷技术。
目前曙光液冷产品具备了技术先进、部署多、应用久、产品成熟、经验丰富等特点。“曙光液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多层次的创新、生态级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涵盖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到系统设计、工程建设、运维服务到能耗管理。”姚勇说。
据了解,曙光已将液冷技术应用于全国二十多个城市,覆盖科研、金融、教育、医疗、人工智能等多个行业,为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东数西算”成渝枢纽节点内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便是曙光“液冷数据中心”的具体实践,在相关政策指导下,项目有望建设成国内最大液冷数据中心。
在节能方面,该数据中心采用了浸没液冷技术、余热回收、绿色建筑、清洁能源(光伏)等多种相关技术,真正做到了从能源的使用、机架的合理选用、散热的合理规划、机房设计、布局和使用等多方面的合理布局,全面提高机房散热效率,降低机房的整体能耗,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据市场权威分析机构预计,到2026年,液冷数据中心市场的初始估值从2018年的14.3亿美元增至1205亿美元,年化复合增长率达30.45%。
“未来,曙光还会深化液冷技术的研究和设计,包括液冷服务器、液冷基础设施的监测和控制等,为我国信息产业的绿色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姚勇最后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