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科曙光独家策划的全新产业对话类栏目《智算Talk》首期正式上线。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互联网中心副主任穆琙博、中科曙光高密度计算和深度学习研发总监吕灼恒、曙光智算产品运营及综合事业部总经理杨莉作为首期嘉宾,共同围绕“东数西算实施下算网建设的关键挑战和突破”展开热烈探讨。
穆域博提出三个当前实现算力成网的痛点与难点。其一,当前技术体系还在不断演进与创新,整体技术标准规范体系不完善;其二,算力网络是集跨行业、跨领域、跨方向的融合体,在产业合作方面有难度;其三,产业链条涉及广泛,资金投入量大,商业生态模式需进一步探索。
面对挑战,中科曙光作为我国核心信息基础设施企业,凭借着在计算领域的技术沉淀与深耕实践,构建泛在融合算力网络,推出以“为用户链接算力价值”为内核的智算AC3.0平台。
智算AC3.0实现算力即取即用
据吕灼恒介绍,作为全新升级曙光智算平台,AC3.0通过深度融合“高密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提供像水电一样可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算力服务。其依托通路、加速、万数协同三大能力,融合多个计算中心形成算力资源池,做到千面千算,加速科研与计算产业的创新能力,为用户创造算力价值。同时,还将通过多维度匹配,实现智能化协同和调度,为用户提供无感迁移。
算网融合赋能多场景适得其“算”
数字经济条件下,不断涌出的新场景、新需求对算网融合提出更迫切的需求。算网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不同场景提供不同的应用需求。
作为基础设施和公共计算服务平台,智算AC3.0其应用范围也覆盖了面向科研应用的地球科学、类脑智能、生物基因等尖端课题及面向智能制造相关的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仿真设计、先进制造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应用创新。
“智算AC3.0已成熟应用于计算密集型场景,构建起面向众多细分领域的平台。”杨莉强调,智算AC3.0为用户提供算力、算法、数据、应用高度协同的一体化资源。同时还开放了API接口,通过计算和数据解耦,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在做大产业链生态的同时,赋能用户创新发展。真正成为数字化转型迈向智能化业务的关键应用平台。
从新基建战略布局到“东数西算”工程再到各省“十四五”规划,算网融合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业态。未来,曙光将以智算平台为载体,汇聚全产业链智慧,共探新领域、新模式,共享新蓝海红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四川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当前先进的AI模型在面对信息不完整的数学问题时,缺乏主动询问澄清信息的能力,更倾向于基于假设给出答案。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研究发现了AI评估中的"偏好泄漏"现象:当大语言模型既用于生成训练数据又用于评判学生模型时,会产生系统性偏见,偏爱体现自己风格的回答。研究显示这种偏见可达23.6%,比已知的自我中心偏见影响更严重,可能导致AI评估排行榜出现系统性偏差,威胁AI评估体系的公正性。
从11岁就梦想造人形机器人的Bernt Bornich,用'huggable'形容他的Neo Gamma机器人——这个能举起150磅的66磅'运动员',正以家庭为试验场突破AI学习瓶颈:'工厂20小时就触及学习天花板,而家庭环境的多样性才是通往AGI的钥匙'。
商汤科技研究团队开发了MaskGWM,一个革命性的自动驾驶预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创新的"双重学习法",让AI同时掌握图像生成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预测长达12秒的未来驾驶场景。通过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掩码重建训练,结合多视角预测能力,MaskGWM在标准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技术,并展现出强大的跨域泛化能力,为更安全智能的自动驾驶技术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