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浪潮信息生态伙伴大会(IPF22)将于3月17-18日在线上举行。本届大会以“智算创见 数实相融”为主题,汇聚两院院士、顶尖学术机构、知名科技公司等产学研用政各界代表,共同探讨数实相融趋势下的智算创新与实践。

线上报名链接:
https://www.inspur.com/events/ipf2022.html?sales=bht8bt9g94qqa3n6znfsxyudsx1kwni9&discountCode=IPFFWHTW
学术领袖与产业专家全方位解读数实相融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正加速智慧计算时代的到来,驱动经济社会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慧化的转型。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数字中国”整体建设目标,也为IT产业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深度融入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中。数实相融,既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也是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正把物理世界越来越多的本质规律投射到数字世界,不断在新数字空间中创造新的交互触点、新的交互体验。
随着数实融合的不断加深,计算机会获得越来越丰富的数据,发现创新点的能力会越来越强,成为创新的重要技术力量。以前,有多少计算力就有多少生产力;未来,有多少智算力就有多少创造力。
在IPF22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首席科学家王恩东将带来“智算开启数实融合新蓝图”的主题演讲,系统阐述数实相融趋势下智算创新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田中群,将在大会上分享电池新材料研究中的智慧计算应用经验和方法。
此外,中国电信天翼云、京东科技、TCL华星光电、蔚来汽车、IDC、清华大学等各界专家学者和产业伙伴,也将在IPF22上分享智算预见的新格局、数实相融的新实践、以及创新驱动的新突破。
《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即将发布
浪潮信息与IDC在IPF21上首次发布了《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报告指出,计算力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年度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是首个基于计算力指数的专项调研报告,旨在深入揭示经济发展与计算力的关系,为全球数字经济带动经济发展和新基建提供参考意见,该报告的更新也成为外界一大关注点。
算力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是持续增加还是趋于放缓?中美领衔的全球算力分布格局是否有所改变?谁是行业算力使用的“新头羊”?……种种悬念,在IPF22上重磅发布的《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将一一揭晓。
智算创见,分享前沿技术成果
作为浪潮信息一年一度的生态盛会,IPF大会也成为外界了解浪潮信息最新产品与技术的绝佳窗口。在去年的IPF21上,浪潮信息一举发布了“扬子江”AI服务器、最强AI服务器NF5488、超强视频加速器M10A等6款智算新品。今年IPF22上,在智算中心、巨量AI模型、绿色液冷等领域,将会有哪些重量级创新成果推出,值得期待。
关于浪潮信息生态伙伴大会IPF:IPF大会是全球IT基础架构领域的TOP级峰会,始于2014年。大会致力于以智算连接技术与产业,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来自全球的院士学者、技术专家、政府官员、产业领袖等嘉宾先后受邀在IPF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描绘智慧计算驱动下的产业发展趋势与蓝图,发布全球趋势洞察报告,分享数字城市、智能制造、科研探索、智慧能源、信息通信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思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科技泡沫并非世界末日,从经济角度看,泡沫是押注过大导致供过于求。AI泡沫问题复杂在于AI软件开发节奏与数据中心建设周期的时间错配。甲骨文关联数据中心获180亿美元信贷,Meta承诺三年内投入6000亿美元基础设施。麦肯锡调查显示企业虽广泛使用AI但规模有限,多数仍持观望态度。微软CEO表示更担心数据中心空间不足而非芯片短缺,电力需求成为新瓶颈。
Salesforce AI研究团队构建了首个大规模多模态文档RAG评测基准UniDoc-Bench,包含7万页真实PDF文档和1600个问答对,覆盖8个领域。研究发现文本图像融合检索策略显著优于单一模态和联合多模态方法,为未来AI文档理解系统提供了"分工合作"的设计思路。
Goodfire.ai研究人员首次发现AI语言模型中记忆和推理功能通过完全独立的神经通路运作。研究显示,移除记忆通路后,模型丧失97%的训练数据复述能力,但逻辑推理能力几乎完全保留。令人意外的是,算术运算与记忆共享神经通路而非推理通路,这可能解释了AI模型在数学方面的困难。该技术未来有望用于移除版权内容或敏感信息而不损害模型核心功能。
腾讯研究团队发现AI训练中"推理火花"现象,揭示低概率词汇如"等等"、"不过"等在维持AI探索能力中的关键作用。团队开发的低概率正则化方法通过精准保护有价值的低概率词汇,在数学推理任务中实现60.17%准确率,比传统方法提升2.66%,为AI创造性思维研究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