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建设大背景下,“新基建”迎来快速发展,特别是云计算产业向纵深演进,持续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提速与升级。
近日,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神州数码)公布中期业绩报告更是为此进行了最好的注脚。
报告显示,神州数码云及数字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88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云管理服务和数字化解决方案(MSP与ISV)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8%,业绩表现突出。
2021年上半年,神州数码以生态体系为依托,紧抓行业机会,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推动IT分销和服务业务的高速增长。报告期内,神州数码IT分销和增值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45亿元,同比增长38.6%。
神州数码云业务集团副总裁朱珠表示,神州数码的使命成为中国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数字化方案以及云MSP服务的提供商,在汽车、快销、零售等行业形成领先优势,将行业服务解决方案进行产品化。
云及数字化业务持续高速增长
当前,企业上云进程不断提速,这直接带动了云计算产业的蓬勃发展。根据中国信通院报告,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2091亿元,同比增长56.6%。而在云及数字化转型业务领域,神州数码已形成广泛的资源聚集、全面的技术积累和服务交付能力。
在云资源领域,神州数码拓宽以3A为核心的云合作伙伴生态,为企业级客户提供更深、更广的覆盖咨询、迁移、运维、优化、安全、培训等全生命周期的云管理服务能力。
神州数码云管理服务能力已经覆盖全球五大公有云及华为云、中国移动云、京东智联云等国内主流公有云厂商,同时细化组织能力,加大自动化服务能力和数字化业务的研发投入,已构筑起从云到端的、完善的技术研发、方案服务能力。
同时,在数据服务领域,神州数码聚焦云上数字场景,展开数字化方案实践,已在数据全生命周期战略咨询、数据分析、数据安全等领域拥有深厚积累。
近年来,云原生产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年均增速超过30%。随着云原生技术应用从互联网行业向制造、政务、金融等传统领域延伸,云原生技术生态也持续扩展,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技术链,细分领域技术也日趋多元。
不过企业在应用云原生数字原生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知识更新、技术融入、能力重构,价值回馈、路径规划等多个关键突破点都在呼唤外部专业力量的赋能和助力,这也让数字技术服务商们看到了新的价值空间。
基于此,神州数码云战略再迭代,以云原生数字原生构建云计算能力构建最佳交付方式。从技术聚焦延伸到能力聚焦、价值聚焦,神州数码将拓展全栈云原生、数字原生解决方案和产品,依托云原生、数字原生战略,助力企业构建价值驱动的敏捷转型的路径,打造以数据为核心的组织业务形式。
神州数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郭为表示,云原生是未来IT架构的一个大方向,面向未来提出云原生数字原生是神州数码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也是实现整个神州数码向云和大数据方向的一体化发展。
云原生、数字原生技术的成熟,让云计算能力交付找到了最佳方式,也让云计算的潜能真正得以释放,为步入深水区的企业数字化转提供了新的技术范式。
神州数码围绕企业客户云原生技术架构从容器化、微服务化、体系化、规模化向智能化发展,云原生业务应用从架构弹性、服务解耦、应用自愈向持续优化演进,云原生架构安全从基础层云安全、容器安全、应用安全、研发运营安全向全链条云原生安全及领先的云原生安全设计理念深化三个方向,积极探索容器、微服务、DevOps三大云原生核心技术的数字原生业务发展机遇,赋能企业客户提升资源利用率,实现数据的业务化。
朱珠表示,随着客户用云的成熟度越来越高,神州数码打造全栈式云原生的服务合作伙伴,将整体方案从公有云向多云管理平台转变,并提供一站式的安全服务、运维服务。在云原生IT架构设计和落地方面,神州数码组建了专门的团队帮助行业客户进行顶层设计,助力企业构建价值驱动的敏捷转型的路径,打造以数据为核心的组织业务形式,点燃数字化转型价值创造的那盏灯。
在数字化转型带来整体技术升级的背景下,神州数码加大研发投入进行产品的升级与创新,发布了TDMP数据脱敏系统、客户数据平台Bluenic、Bluemo多云账单管理平台、Jarvis人工智能知识引擎、神州鲲泰系列产品等,不断提升自身自研产品能力。
未来,神州数码将继续加大投入,针对多项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进行产品化研发,进一步提升交付管理效率和质量,综合运用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多种数字技术,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数字经济浪潮下的价值重构。
结语
“十四五”开局之年,企业数字化转型步入深水区,州数码将持续深化战略业务布局,聚焦云原生、数字原生、场景创新,拓展全栈云原生、数字原生解决方案和自主创新产品,推动IT信息化架构的重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数据生产要素价值释放,助力企业客户获得更高的敏捷性、弹性、安全性和成本效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BM Spyre加速器将于本月晚些时候正式推出,为z17大型机、LinuxONE 5和Power11系统等企业级硬件的AI能力提供显著提升。该加速器基于定制芯片的PCIe卡,配备32个独立加速器核心,专为处理AI工作负载需求而设计。系统最多可配置48张Spyre卡,支持多模型AI处理,包括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主要应用于金融交易欺诈检测等关键业务场景。
加拿大女王大学研究团队首次对开源AI生态系统进行端到端许可证合规审计,发现35.5%的AI模型在集成到应用时存在许可证违规。他们开发的LicenseRec系统能自动检测冲突并修复86.4%的违规问题,揭示了AI供应链中系统性的"许可证漂移"现象及其法律风险。
意大利初创公司Ganiga开发了AI驱动的智能垃圾分拣机器人Hoooly,能自动识别并分类垃圾和可回收物。该公司产品包括机器人垃圾桶、智能盖子和废物追踪软件,旨在解决全球塑料回收率不足10%的问题。2024年公司收入50万美元,已向谷歌和多个机场销售超120台设备,计划融资300万美元并拓展美国市场。
这项由剑桥大学、清华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合作的研究首次将扩散大语言模型引入语音识别领域,开发出Whisper-LLaDA系统。该系统具备双向理解能力,能够同时考虑语音的前后文信息,在LibriSpeech数据集上实现了12.3%的错误率相对改进,同时在大多数配置下提供了更快的推理速度,为语音识别技术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