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可维节碳,价值伙伴——2021维谛技术(Vertiv,NYSE:VRT)数字关键业务基础设施巡展”登陆上海,聚焦通信、数据中心、IT、商业&工业等场景,全面展示了基于“可维节碳”理念推出的丰富产品矩阵,彰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全栈能力。
在这一辐射全国范围的巡展活动中,维谛技术(Vertiv)通过创新产品技术、广泛成功实践、专业服务及行业洞察,向业界充分证明了自身作为客户节能减碳价值伙伴的实力。
在上海站活动现场,维谛技术(Vertiv)的高层及产品技术专家通过精彩的主题演讲,对行业发展、应用需求、技术趋势以及公司的产品优势进行了全面解读,为参会嘉宾奉献了一场节能减碳的盛宴。
同时,“节碳先锋号”展车搭载维谛技术(Vertiv)最新的产品,涉及供配电、制冷、监控管理及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多个产品维度,为嘉宾带来了全新的绿色、低碳体验。
“可维节碳”理念体现核心价值
维谛技术(Vertiv)产品技术专家在现场全面阐释了“可维节碳”理念。“可维节碳”是维谛技术(Vertiv)基于长期技术积累,为帮助客户应对新的挑战倡导并落地的前沿理念。
作为能够帮助客户实现节能减碳的有效路径,“可维节碳” 包含“三可三维”,即节碳能够实现可靠、可量化、可交付的目标,并能够从“技术维度、经济维度、时间维度”,为客户的节能减碳提供全面保障。
基于现场对“可维节碳”理念的全面阐释,让来自各个行业领域的客户,对实施节能减碳有了更多认知和信心。
解读双碳背景下的数据中心趋势
随着数据中心规模越来越大、能耗越来越高,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数据中心节能越来越重要,需要全面履行“碳”责任
维谛技术(Vertiv)产品技术专家指出,目前全国数据中心政策呈现出优化布局 、提高准入门槛的趋势,尤其是热点区域数据中心政策门槛更高。对此,数据中心节碳需要在能源侧、设备侧、运营侧三个维度进行着手,数据中心节能要从全生命周期来评估,而“数字化+AI ”对数据中心节能极具潜力。
针对数据中心的节碳需求,维谛技术(Vertiv)提出了“PUE1.25架构、全变频氟泵技术、液冷技术、智能电力模组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AI节能自控技术”六大热点技术,服务客户建设绿色、低碳数据中心。
在MDC领域,维谛技术(Vertiv)一直保持着领先优势,并根据新的需求不断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维谛技术(Vertiv)最新发布的Vertiv SmartAisleTM3解决方案融入了AI学习与全预制等技术,以“全预制、全可用空间、全新可靠架构、全智能控制、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优异特性,从系统到运营重构MDC,更具针对性地满足了客户需求。
构建多维“可维节碳”业务布局
工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约占70%,因此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工业责任重大。工业涉及多个行业领域,而且业务场景非常重要,在实现节能减碳目标的同时,更要保障业务系统的可靠运行。
维缔技术(Vertiv)工业数字电气解决方案函括中低压供配电系统、UPS系统、直流电源、能源管理系统、新能源及储能系统,并且在研发设计上考虑到了“环境、电气、数字化”三个要素,能够全面满足工业场景的各种需求。
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的广泛应用,通信行业传统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难以满足绿色低碳发展需求。维谛技术(Vertiv)持续推出支持通信IDC业务发展演进的能源产品,其中,Vertiv APT预制式供配电模组基于系统全链路标准化设计,集成了配电、UPS及监控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快速部署,而且大幅节省了占地面积,提升了供电效率。
在产品层面之外,维谛技术(Vertiv)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务业务打造了“碳全生命周期管理框架”,涉及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各个环节,帮助客户规范碳消费管理流程,为“可维节碳”理念落地提供了更强保障。
助力上海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内重要的核心城市,上海在维谛技术(Vertiv)的战略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并携手合作伙伴不断拓展上海的行业市场及业务布局。
在上海世博会、三大运营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及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外滩机房、数众云数据中心、宝之云IDC、青浦腾讯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客户的项目建设中,都有维谛技术(Vertiv)产品的身影,其全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在上海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了与客户的创新合作。
当前,上海正进一步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强低碳能源领域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全面凝聚社会力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维谛技术(Vertiv)将为上海地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低碳节能技术方案,为上海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临近年底,苹果公布了2024年App Store热门应用和游戏榜单,Temu再次成为美国下载量最多的免费应用。
云基础设施市场现在已经非常庞大,很难再有大的变化。但是,因为人们可以轻松地关闭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就像开启它们那样,预测全球云基础设施开支可能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