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存储性能委员会(Storage Performance Council,简称SPC)公布最新的 SPC-1 基准评测报告,浪潮分布式存储 AS13000G5 获得 6,300,529 IOPS(每秒读写操作次数)、0.781ms时延、单节点210,018 IOPS的评测值,刷新了分布式存储性能全球最高成绩。那么问题来了,浪潮存储此次霸榜对于存储产业意味着什么?
新数据特征带来新挑战,分布式存储跑步进场
众所周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5G、AI等技术的应用,数据不仅成为企业转型和数字化的核心资产,并呈现出新的特征。
首先,海量、多元和非结构化成新数据时代常态。据IDC与浪潮联合发布的《2019年数据及存储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存储新装机容量就已经从EB级达到ZB级,到2025年全球新创建的数据将达到175ZB。数据环境多样、复杂,数据从单一内部小数据形态向多元动态大数据发展,大量文本、图片、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被产生和存储。由此产生的海量新数据给存储系统带来压力,例如传统存储通过纵向拓展增加了容量,但性能增长存在天花板,无法解决海量增长的非结构数据存储管理问题。
其次,数据的实时性需求变得更迫切。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各行业的不断渗透,企业对于数据实时性的需求日益增加。而金融的风险评估、交通的自动驾驶、运营商的智能网络等许多场景,都需要依赖快速实时的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得以实现。
最后,基础架构向云-边-端演进,重要的数据存储位置依然在核心。未来两年,全球将有超过70%的企业选择多云部署模式,而管理一直是云部署和云管理的重中之重。
面对上述数据新特征,传统集中式存储较难适应需求,业内需要一种全新存储方式来应对上述数据新特征带来的挑战,而分布式存储可谓正当时。原因何在?
与传统存储相比,分布式存储具有容量横向扩展、连接横向扩展以及性能线性提升等优势。
例如在容量横向扩展方面,集群容量的扩展,通过增加存储节点实现,因为网络强大的扩展性,在理论上节点可以扩充到几千个,可以很好的满足海量存储容量需求。
此外,分布式存储还具备成本低、易管理等特性。
正是基于上述分布式存储的优势,根据Gartner的预测,与2018年40%的比例对照,到2022年将有超过80%的企业数据存放在分布式存储架构中,这无疑为存储厂商提供了新的赛道和市场机会。
霸榜存储性能界“奥林匹克”,分布式存储中国企业先声夺人
就像前述,新的赛道和市场机会,随之而来的就是竞争。那么在这场竞争中,国内与国外厂商,国内厂商间又将会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和结果?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如果说,在此前的传统企业级存储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到现在尚存有一定差距,那么在分布式存储的赛道上,中国企业已然是先声夺人。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浪潮在SPC公布最新的 SPC-1 基准评测报告中,其分布式存储 AS13000G5 获得 6,300,529 IOPS(每秒读写操作次数)、0.781ms时延的评测值,刷新了分布式存储性能全球最高成绩。
需要说明的是,存储性能理事会(SPC)成立于1998年,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主要负责定义、规范、推广行业领先的存储性能标准,为存储开发厂商和终端用户/消费者提供客观、真实的存储性能数据。
正是由于其全面、客观、公正,其被业内称为存储性能界的“奥林匹克”,也吸引了诸如Dell、Fujitsu、HPE、HDS、IBM、NetApp、Oracle、浪潮等全球数十家存储厂商参与,竞争异常激烈,而桂冠的最终获得者的实力自然毋庸置疑。
值得一提的是, SPC-1基准模型与存储实际行业应用中的模型相比,更系统和完整,这意味着用户看到的测试结果就是行业用户实际应用中得到的体验,即证明了该测试并非仅是测试,而是结合了用户的实际应用场景,极具实用价值。
那么问题来了,以浪潮存储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何以在分布式存储中先声夺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洞见与实践,创新打造分布式存储硬实力与竞争门槛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门槛极高的存储产业更是如此。
以浪潮存储为例,在过去6年里浪潮存储投入近30亿元推进包括分布式存储、SSD固态盘的新存储技术的研发,并打造出了诸多业内独创或者领先的技术。
例如对于分布式存储至关重要的,以“一套架构承载多种数据服务”的“多合一”极简架构就是典型的代表。
在业内看来,浪潮“多合一”极简架构有三大优势。
首先,分布式块、文件、对象灵活配置。基于底层的存储资源池共享,可根据用户需求,对存储资源进行灵活配置,在同一集群内,提供给块、文件、对象使用;其次,分布式块、文件、对象灵活调整。随着业务发展,当所需的存储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将原来用于块的资源进行释放,配置为文件资源,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资;最后,分布式块、文件、对象采用统一管理界面,资源共享,可以较好地降低管理复杂度和维护成本。
基于以上优势,通过该“多合一”方案的应用,在数据中心建设中,可以极大提高投资者的资本使用效率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降低决策者面对未来业务发展不确定的决策压力。
对此,浪潮存储产品线总经理李辉称,浪潮的“多合一”极简架构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比如在统一资源池方面、在协议实现层面以及协议之上的高低功能等方面,对于我们从硬件到软件直至架构的设计都是挑战,此外,还要兼顾安全、可靠性等,门槛极高。
事实的确如此。相较于业界单一数据类型的分布式存储或者“鱼目混珠”的假多合一,(例如有些厂商支持的所谓三合一或多合一,其文件接口并非原生的NAS,而是对象网关,或者HDFS方式的简单文件接口,缺乏主流NAS的功能,如权限管理、限额管理、快照等基本功能),浪潮分布式存储实现了真正的多合一,融合文件NFS和CIFS、块iSCSI、对象RGW于一身,是真正的“多合一”极简架构。
值得一提的是,浪潮分布式存储的创新能力不止于此,以“多合一”极简架构为核心,浪潮存储还兼具极致性能、容量、云化、安全、管理、稳定等极致能力。原来传统存储领域的技术,诸如远程复制,重删,压缩,双活等,也逐渐在分布式存储上得以实现,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分布式存储的场景适应性,帮助用户实现数据分类、搜索、挖掘、合规、洞察等数据管理功能,灵活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看未来,IDC预测,未来五年,除了文件系统,其中面向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的对象存储细分市场仍保持较高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9%;适用于事务型数据库的块存储子市场也将保持快速增长,达到接近11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浪潮存储仅仅以“多合一”极简架构,就再次证明了自己对于分布式存储技术和市场的洞见与实践,并彰显出中国存储企业在分布式存储创新的硬核实力。
市场是检验创新惟一标准,未来建生态加速场景应用
众所周知,一家企业对于其所在产业的洞见与实践,最终检验的标准还是市场。对于存储产业,则是要通过创新打造的产品,加速数据价值释放,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浪潮存储由于其在分布式存储的洞见与创新实践,其产品已经屡屡出现在各行业的超级工程中。
以浪潮分布式存储中标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存储设备为例,此存储就采用了业界首个“多合一”极简架构,在4U空间内最高可承载1PB数据,提供上百GB/s的带宽,可以随着中国天眼观测和研究任务持续推进从而灵活、在线扩展容量和性能,最高可扩展至5120节点、数据规模突破EB级,满足中国天眼未来几年乃至十几年的天文大数据存储和处理需求。
正是由于浪潮在分布式存储市场中的出色应用和表现,在日前Gartner公布2020全球分布式文件系统与对象存储用户之选报告(Gartner Peer Insights ‘Voice of the Custome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and Object Storage)中,浪潮分布式存储用户评分全球第一。
在获得市场和用户高度认可的同时,浪潮存储自身在存储市场的地位和表现自然也是水涨船高。2020年市场销量跃居中国前二,是中国市场唯一一家连续五个季度销量增速超50%的存储厂商;尤其在分布式存储市场,浪潮分布式存储增速更是一路领跑,2020年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3%,增速中国第一。
时至今年第一季度,浪潮存储市场表现再次进阶,Gartner数据显示,其已经晋升全球前五,成为业界增长最为强劲的存储厂商。
当然浪潮存储的目标不止于此。要继续做大做强,生态自然是重中之重。
为此,在生态维度,浪潮存储今年提出“元脑新存储生态”,以新机制、新伙伴、新价值三大策略为核心,联合各类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构建起“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导向”的场景共同体,多方协同提供面向全行业、全场景的数据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对此,浪潮存储产品线总经理李辉的目标是在未来联合合作伙伴,打造出至少100个存储的应用场景,同时持续技术上的创新,例如利用自研SSD的优势,推动代表未来分布式存储发展方向的分布式全闪存在市场和行业中的应用。
据IDC的预测,中国存储市场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8%,分布式存储将以约2倍业界平均增速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企业存储主流形态,而以浪潮存储为代表的中国存储企业,正在通过核心架构等系列创新在分布式存储市场,加速数据价值释放,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重塑在存储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即刻报名参加2024 AI创新者大会暨PEC·提示工程峰会,与百位AI创新者一起围观“AI企业”如何解“企业AI”落地难题。
即刻报名参加2024 AI创新者大会暨PEC·提示工程峰会,与百位AI创新者一起预见“AI超级个体”。
即刻报名参加2024 AI创新者大会暨PEC·提示工程峰会,与百位AI创新者现场“预见2025”。
戴尔负责边缘计算、战略和执行的高级副总裁Gil Shneorson对CRN表示:“因此,我们已经开始着手有效创建边缘云的工作。”“它仍然是唯一一款能将所有一切结合在一起的边缘运营软件。目前还没有其他类似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