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鏖战,日前,中国科学院“先导杯”并行计算应用大奖赛组委会正式揭晓五月榜单,并对本赛段各个赛道前三名团队及个人,颁发个性大奖。
“先导杯”并行计算应用大奖赛是由中科院主办,中科院计算科学应用研究中心、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等共同承办,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协办,中科曙光等单位战略支持的全国性专业赛事。3月25日大赛启动至今,已有将近七百名选手及团队报名参赛。选手渐入佳境,来自各高校、研究机构及知名企业的各战队在云端上演“群雄争霸”。
预赛阶段,参赛选手在基础算法、人工智能、应用三个主赛道进行在线比拼,目前参与选手不仅有中科院、清华、北大等二百余所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精英,还囊括了来自蚂蚁金服、网易云等众多知名企业的实战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预赛阶段高手云集,来自北京大学的“榴莲牛奶”战队,在三个赛题中均独占鳌头,尽显黑马本色。
为了让参赛选手对赛题、赛制有更深入的了解,主办方在5月举办的线上培训活动中,不仅安排了组委会老师答疑解惑,还特别邀请了4月月榜优秀战队就赛题细节和技术进行在线交流及深度解析。
今年,“新基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它在促进国家经济升级、科学技术进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担当重要角色。
推动“新基建”,人才是关键。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20年新基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长期存在,特别是软研发与应用人才需求较大。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但核心技术掌握不够深入,核心领域软件研发及应用成为短板。在此背景下,集中精力克服不足,培育高水平的技术交叉型人才,逐步完善中国软件产业生态建设迫在眉睫。
“先导杯”并行计算应用大奖赛不仅是一个竞技擂台,更为各科技高手架起交流和创新的桥梁,激发更多人对基础软件和应用开发的重视,助力我国先进计算产业生态发展,为“新基建”注入强劲动能。赛事还在激烈酣战中,究竟鹿死谁手,百万级奖金、交流学习及工作机会等大奖又将花落谁家,8月总决赛方见分晓。目前该赛事各个报名通道仍然开启,静待有识之士前来应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思科推出8223路由系统和Silicon One P200芯片,用于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AI工作负载需求。该系统提供51.2 Tbps以太网固定路由器,P200芯片实现超过3艾比特每秒的互连带宽规模。新设备采用深缓冲设计,相比前代产品节能65%,支持跨数据中心AI集群分布式部署,解决物理空间和电力容量限制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华为和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开发出革命性3D人体重建系统Snap-Snap,仅需正面和背面两张照片即可在190毫秒内生成完整3D人像。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方法对昂贵设备和复杂人体先验模型的依赖,通过智能几何推理和侧面增强算法实现高质量重建,为虚拟现实、游戏开发等领域的大众化应用奠定基础。
智能AI代理正成为软件开发的新宠,企业高管希望通过AI代理提升效率。尽管开发者对AI生成代码的质量存在担忧,但其潜在价值巨大。调查显示三分之二企业正在或计划使用多个AI代理进行软件测试,72%认为到2027年智能AI可实现自主测试。专业化的精简测试代理比大型模型更适合特定任务,需要建立负责任的信任框架来管理AI代理行为,但人工测试仍不可替代。
这项研究介绍了aiXiv——首个专为AI科学家设计的开放学术平台。该平台由多伦多大学等18个机构联合开发,支持AI独立完成论文提交、同行评审和发表全流程。通过多智能体架构和五阶段安全防护机制,平台实现了81%的评判准确率,并显著提升了AI生成研究的质量。这标志着科学研究范式的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