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国科学院“先导杯”并行计算应用大奖赛在线上启动。
大奖赛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科院计算科学应用研究中心、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等共同承办,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协办,中科曙光等单位战略支持。
中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大赛名誉主席白春礼院士向大赛启动表示祝贺,他希望中科院广大职工、青年学生和各方英才充分利用这个舞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勇挑时代重担,勇做创新先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大赛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应邀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在未来几十年将进入并行计算黄金时代,并行计算软件和算法的开发将从技术驱动转向应用驱动,需要计算与应用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合作开发。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廖方宇、中科曙光总裁历军等嘉宾通过视频的形式致辞。作为大赛的承办单位代表,廖方宇主任表示中科院网络中心将联合中科曙光为大赛提供世界领先的计算平台,并提供全方位的技术保障。历军总裁希望借助大奖赛发动产业的力量、学术界的力量、用户的力量,共同弥补先进计算应用的短板。
本次大奖赛面向并行计算应用难题,推动基础软件的研发及重要应用领域的突破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算力的迫切需求,培养一批先进计算领域的高水平交叉型人才。
大奖赛面向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社会相关专业人士及团体,针对基础算法、人工智能、应用三个赛道进行比赛,并向选手提供百万级奖金、交流学习及工作机会等奖励。数十位来自中科院系统的科研单位、国家级超算中心、高校及知名企业的专家代表共同担任评审。大赛于2020年3月25日正式启动,预计同年8月举行决赛及颁奖典礼。
超过10万人在线上观看了本次启动仪式,截止目前大赛已经接到了近200个团队及个人的参赛申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