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9年11月20日——企业级云服务商青云QingCloud在日前举办的全国巡展上海站上宣布,KubeSphere容器平台全新升级至2.1版本,新增17项关键功能、41项改进和21项修复,持续优化用户最为关注的易用性、应用开发与管理,以及运维管理三大方向,加速应用交付,面向企业用户实现大规模生产开箱即用。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百行千业围绕新兴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展开的竞争不断加剧,企业亟需一套更灵活、更敏捷的容器架构来加速应用交付,最大程度提高应用开发效率,并降低IT生产环境运维成本。容器编排领域的事实标准Kubernete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但是因其复杂的操作给用户带来高昂的学习成本,而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大规模集群管理使企业运维复杂度不断攀升,无限消耗着企业生产力,敏捷交付无从谈起。
青云QingCloud于2018年7月发布了基于Kubernetes构建的KubeSphere容器平台,并宣布开源。KubeSphere具有强大且完善的网络与存储能力,并通过极简的人机交互提供完善的多集群管理、CI/CD、微服务治理、应用管理等功能,帮助企业用户在云、虚拟化及物理机等异构基础设施上快速构建、部署及运维容器架构,实现应用的敏捷开发与全生命周期管理。
自发布以来,KubeSphere容器平台获得社区用户“用户体验极好”、“功能完善,满足各个场景需求”、“开源开放”等众多好评,也印证了KubeSphere容器平台最初的产品定位:易用、完善的开发工具集和运维友好。
基于这些优势和特征,KubeSphere容器平台能够帮助用户快速构建容器平台,并最大化屏蔽容器平台的复杂操作,进而快速在生产环境落地,使企业用户能将精力集中在业务层。
此次升级,KubeSphere容器平台依然在易用性、应用开发与管理和运维管理三个方面持续优化。在易用性层面,以用户使用习惯为出发点,不断提升优化;在应用开发与管理层面,将核心组件解耦,不断完善开发工具集,持续帮助开发团队提升效率;运维管理层面进一步增加友好特性。
KubeSphere容器平台作为一款通过企业生产验证的容器平台,已经在银行、保险、制造、互联网等行业的生产环境中顺利部署应用产生价值。升级后的KubeSphere容器平台,重新诠释了“Production Ready”——不仅产品设计面向企业生产,而且从企业用户关注的可用性、功能性、稳定性上,实现企业大规模生产中的开箱即用。
青云QingCloud CTO甘泉表示,KubeSphere容器平台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帮助Kubers(Kubernetes开发者)实现自我价值。KubeSphere容器平台始终坚持“平台的归平台,业务的归业务”的理念——将平台的事情交给KubeSphere去做,让更多Kubers专注于平台之上的应用,专注于自己的业务,进而创造更多的业务奇迹。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Windows子系统Linux在Windows环境下搭建本地Linux网站开发服务器。通过安装WSL2和AlmaLinux 9,配置Virtualmin/Webmin控制面板,开发者可以在Windows中编写代码的同时在Linux平台上运行测试,无需额外硬件或远程服务器,完美模拟生产环境进行网站开发调试。
清华大学团队推出AnyCap项目,通过轻量级"即插即用"框架解决多模态AI字幕生成缺乏个性化控制的问题。该项目包含模型、数据集和评估基准,能让现有AI系统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定制化字幕,在不重训基础模型的情况下显著提升控制能力,为AI内容创作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开源Iceberg正成为数据湖表格式的通用标准,StarTree是最新将其作为实时后端的供应商。StarTree Cloud基于Apache Pinot构建,现可作为Iceberg之上的分析和服务层。该公司声称Iceberg支持能将其从被动存储格式转变为实时后端,为面向客户的应用和AI代理提供高并发服务。与其他查询引擎不同,StarTree专为低延迟、高并发访问而构建,可直接在原生Iceberg表上提供实时查询加速。
耶鲁大学团队开发了全球首个AI科学实验设计评估系统ABGEN,测试了18个先进AI模型设计消融实验的能力。研究发现最好的AI系统得分4.11分,仍低于人类专家的4.80分,但在人机协作模式下表现显著改善。研究还发现现有自动评估系统可靠性不足,建立了元评估基准ABGEN-EVAL。这项研究为AI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评估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