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计算频道 08月14日 新闻消息(文/李祥敬):当前,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5G、IoT、自动驾驶以及4K/8K等新联接、新应用正加速数据生产和流动,各行各业亟需升级和完善数据基础设施释放数据价值。为此,今年六月华为发布了FusionData智能数据解决方案,将华为OceanStor存储、GaussDB数据库、FusionInsight大数据解决方案、ROMA数据接入工具和DAYU数据使能套件等进行融合,实现从单一处理到智能融合处理,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加速实现数据价值。
近日,华为发布新一代智能存储OceanStor Dorado V6,秉承“数据+智能”理念重定义存储架构,通过永快永稳“芯”存储实现云化全融合、自动化和闪存普惠,助力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华为OceanStor Dorado V6采用高性能鲲鹏920芯片、SmartMatrix全互联均衡可靠架构以及AI使能的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打造领先的智能数据解决方案,加速各行各业客户业务创新。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整个产业逐步走向数字化,新的技术比如5G、人工智能等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发展的同时,企业对于数据基础设施的能力和未来的演进架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金融行业在新业务上线、实时性等方面需求更为强烈,特别是风险防范系统需要对多样的数据来进行收集,同时进行分析和决策,这些诉求都要求数据基础设施的能力要有大幅提升。
华为IT产品线副总裁、智能数据与存储领域总裁周跃峰表示,数字经济最关键的就是数据如何采集、保存、使用并且获取它的价值。华为公司在过去整个连接、计算、IT的研发过程当中,它所积累的研发能力,也在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来进行整合。最近,华为把存储、数据库、大数据等研发能力进行整合,加上软件和硬件工程化能力,专门成立了智能数据与存储产品线。这个整合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数据价值。
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我们需要重定义数据基础设施。它包括:首先,多样的算力。面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我们既需要通用计算,也需要基于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的计算。第二,数据的接入要求更加智能,而且能够使能多样数据的自动化接入。来自财务系统、HR人力资源系统、生产系统,以及销售系统等数据如何实现汇总产生更大的价值,需要灵活的、自动化的智能数据接入系统。第三,传统存储架构的革新,特别是面向融合趋势。第四,一个融合的智能数据处理平台。
特别是在存储层面,华为实现OceanStor存储的云化全融合、自动化和闪存普惠的三大转变,实现重定义存储架构。
在云化全融合方面,在IT系统中不同的文件格式、不同的存储系统,使得业务呈现烟囱式的隔离,这对于未来数据价值的获取是不利的。“今天我们希望把存储和处理这些数据协议的软件,以及上层数据库的融合,形成一站式的数据处理解决方案。尤其是整个存储系统能够支持企业未来的业务云化发展,无论是混合云、私有云还是公有云,都需要存储即服务,数据即服务。”周跃峰说。
在自动化方面,数据越来越复杂的今天,自动化尤其重要。华为打造三层完备架构的自动化数据管理系统,通过Cloud AI、Center AI、Device AI三层联动大幅提升效率,帮助用户节省OPEX。周跃峰解释说,存储系统的自动化应该有三层架构:首先是设备内嵌AI,可以自我感知相应的故障并进行调整;第二层是管控层,需要对资源实现自动编排;第三层就是云端平台。
在闪存普惠方面,未来存储实现更好的发展需要闪存普惠。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闪存已经完全可以取代过去的硬盘,数据中心去机械化时代,已经到来。"通过优化算法与硬件架构,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发挥半导体的作用,让闪存的寿命、可靠性更加的增强。华为通过新一代永快永稳且更经济的全闪存产品,推动全场景闪存普惠。"周跃峰说。
华为公司基于云化全融合、自动化、闪存普惠这三大理念,持续投入研发资源、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新的存储产品,而新一代智能存储OceanStor Dorado V6就是对应的成果。周跃峰表示,通过OceanStor Dorado V6,华为希望同合作伙伴、客户一起打造一站式企业数据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Gartner预测,2019年全闪存收入将超越混合存储,意味着全闪存的技术成为主流,全闪存也已经进入主流市场。华为自2009年首次正式对外发布第一代SSD控制芯片及SSD盘以来,持续在全闪存技术创新方面进行大力投入,在中国市场份额、全球市场增长率等方面位列第一。
华为IT产品线OceanStor Dorado产品总监谢黎明表示,全闪存在华为走过十个年头,这一路走来我们不断创新。全新发布的OceanStor Dorado V6将会提供更快更稳更经济的全闪存,持续加速全闪存产业的步伐,实现全闪存的普惠。
在上一代OceanStor Dorado V3,华为已经做到700万的IOPS,0.3毫秒的时延。在OceanStor Dorado V6上,华为做到了2000万IOPS,0.1毫秒时延。“华为的追求不止于此,我们希望OceanStor Dorado V6不仅仅能够给客户提供指标上的高,更希望给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时延和性能体验的稳。在各种场景下,将性能的影响控制在10%以内,而业界的平均水平大概在30%。”谢黎明说。
华为EBG中国区IT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康晓宇也表示,企业核心数据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对存储性能提出很高要求,如果你不能以极致的性能迅速处理你的业务需求,有可能给你的业务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海量爆发的数据面前,我们需要站在端到端全业务的角度,在性能和成本之间取得均衡。OceanStor Dorado V6可以带来更全更优的体验、更好的性能,以及成本的下降。"
华为为什么能够拥有如此极致的性能水平呢?谢黎明解释道,这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端到端IO处理的芯片,在传、算、存、管,基于鲲鹏920、网络芯片、管理芯片、SSD芯片以及昇腾AI芯片310构建端到端极速平台,提供极致性能,实现2000万IOPS以及0.1ms时延,以更快响应满足应用实时化诉求。
华为IT产品线智能存储与数据管理领域副总裁庞鑫补充说,在三年前,华为在存储产品中就已经在使用鲲鹏芯片了。鲲鹏920内建64个内核,主频2.6GH,配对8通道DDR4内存,相比竞品内存带宽提升了46%、总I/O带宽提升66%,网络带宽提升4倍。此外,昇腾芯片具备多核能力,提供了产品优化性能的契机。
第二,SmartMatrix全互联架构。SmartMatrix全互联高可靠架构实现了RDMA前端卡、控制器以及盘控的全互联,确保单系统最多可容忍7个控制器同时失效的时候,业务仍然恒稳在线。
第三,自动化运维。OceanStor Dorado V6内置昇腾AI芯片,可提供机器学习语义关联,读缓存命中率提升50%,让存储越用越好;进一步通过端云AI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最终实现三层完备架构的自动化数据管理系统,帮助用户节省OPEX。
OceanStor Dorado V6通过OceanStor DJ把整个生命周期全部自动化,让你真正实现白手套运维;通过华为eService服务,实现性能预测、故障定位;配合FLASH EVER设备永新计划可以实现部件解耦升级,数据免迁移。
“OceanStor Dorado V6不是单纯的存储,它既可以提供SAN服务,又可以提供NAS服务,整合华为自研的数据库和存储,实现垂直融合。OceanStor Dorado V6是闪存普惠、自动化、云化全融合的新存储,必将推动整个产业告别机械时代,为智能数据基础设施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帮助客户将数据资源转变为数据资产。”谢黎明总结说。
OceanStor Dorado V6的发布让企业构建新型数据基础设施有了更强的抓手。面对滚滚的数据洪流,华为通过重定义存储架构,不断缩短数据和决策之间的距离,帮助用户快速获取数据的价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