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宇宙,隐藏着不计其数的秘密,虽然遥远,但一直激发着人类不断探索的勇气,随着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第一张黑洞照片,也必将打开探索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在同样充满探索与未知的存储世界,既具备可靠性,又能横向扩展,而且还节省TCO,这样的存储产品恐怕是大多数企业的期望。
但现实情况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存储成为企业的心头好,因为从技术特点来看,传统存储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满足关键业务应用的需求,使用风险低,并在市场实践中得到了长期验证。
但事物往往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对业务敏捷性要求不断提高,数据中心云化成大势所趋,面向纷繁复杂的云环境,传统存储相对资源利用率低,其Scale Up方式天花板也很难满足数据爆炸式增长的需要,而且部署单一类型的存储系统往往容易造成数据孤岛、硬件资源利用不均等问题,难以应对云上多平台业务对不同类型存储的挑战。这就为分布式存储提供了空间和机会。
以Scale Out为特征的分布式存储让企业看到了希望,其价格优势明显,扩展便利,能够很好地应对海量数据处理和存储的需要,同时天生具备弹性伸缩能力、强大的扩展性、更加简化的管理方式,和传统孤岛式存储部署方式相比,分布式存储让数据全共享成为现实,同时提升数据中心存储资源利用率。
作为存储领域新兴的技术,分布式存储拥有良好的扩展能力,超高的性价比,相比于传统存储错综复杂的管理,在易用性方面也更高一筹,近几年接受度不断走高,发展迅猛。
唯一被经常诟病的,恐怕是分布式存储的性能和可靠性了,也让很多即将采用分布式存储部署关键应用的企业犹豫不决。在固有印象中,分布式存储更适合互联网企业,或者是企业中的一些边缘的或新兴应用,而真正用于企业核心应用的分布式存储系统似乎屈指可数。
难道分布式存储真的难堪大用?传统存储占据着行业关键应用,而分布式存储只能停留在企业边缘应用中?如今这一局面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对于分布式存储这类企业级产品,业界供应商和用户早已笃定了一个方向,它应该具备承载关键业务的一切能力,并臻于极致、高可靠、易运维、高性能,甚至低TCO和完善的生态兼容。
分布式存储天生具备弹性伸缩的能力、强大的可扩展性、性能和容量,以及更加简化的管理方式,同时具有高可靠、高性能和丰富的增值特性,因此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运营商、金融等行业的大型企业数据中心和各类关键应用,成为企业云化转型的有力支撑。
作为运营商领域的先行者,浙江电信采用华为分布式存储担当数据基座,通过分布式存储结合x86机架服务器,用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存储资源的云化,构建弹性、高效、可按需分配的存储资源池,存储资源管理效率提升2倍以上,资源利用率提升50%以上,轻松支撑百余种电信核心业务混合负载。分布式存储取代专用SAN存储,建设与扩容周期从两个月以上缩短至两周以内,满足业务高速发展需求。
在金融行业,招商银行借助华为分布式存储加速甩掉系统架构的历史包袱,将后端云化基础架构平台与大数据应用平台相结合,真正实现了“业务部署快、产品开发快、支持业务发展快”的目标,先后在开发测试、报表、渠道接入、数据库与大数据平台等系统中部署使用,简化运维复杂度,提升存储资源发放效率与存储空间使用率,TCO降低40%,资源发放效率提升了10倍,实现整个IT基础设施的云化,推进以“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为目标的金融科技战略。
借助分布式存储,招商银行真正实现了随着服务器节点数量的增加,性能线性增长。而且招商银行认为分布式存储在可靠性和性能等方面并不弱于传统存储。未来,招商银行还将进一步加大分布式存储的使用,借助分布式存储完成存储系统的云化,进而实现整个IT基础设施的云化。
对此,招商银行数据中心的丛浩评价:“招商银行是一家非常务实的企业,对产品的考量很大程度上在于数据安全和可靠性,几年的运行表明,华为存储的产品能够满足招商银行的需求,因此双方在2017年首创了大数据云化项目,效果令人满意。”
以上的案例绝对不可能是个案,IDC 2018年Q3发布数据显示,软件定义存储市场达到了52.3%的同比增长率。从硬件市场角度来看,与IDC之前的预测相同,软件定义存储与超融合系统在中国整体存储市场的占有率稳步上升。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存储必将走进越来越多的行业关键应用。
在云计算时代,企业业务快速发展导致数据类型复杂多样,数据量爆炸式增长,数据吞吐需求难以预测。4月23日,华为全新一代分布式存储即将正式发布,帮助企业打破不同类型存储间的数据孤岛,让各业务以统一的方式进行存储和管理,从容应对业务云化挑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即刻报名参加2024 AI创新者大会暨PEC·提示工程峰会,与百位AI创新者一起围观“AI企业”如何解“企业AI”落地难题。
即刻报名参加2024 AI创新者大会暨PEC·提示工程峰会,与百位AI创新者一起预见“AI超级个体”。
即刻报名参加2024 AI创新者大会暨PEC·提示工程峰会,与百位AI创新者现场“预见2025”。
戴尔负责边缘计算、战略和执行的高级副总裁Gil Shneorson对CRN表示:“因此,我们已经开始着手有效创建边缘云的工作。”“它仍然是唯一一款能将所有一切结合在一起的边缘运营软件。目前还没有其他类似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