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日,英特尔在京发布众多以数据为中心的产品组合,打造以数据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基石,让数据传输更快,数据存储更强,数据计算更全,通过软件和系统级的优化,为用户提供无以伦比的选择和灵活性。
应该说此次发布会是备受关注,因为在这次发布会上,全新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代号为Cascade Lake)及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正式亮相。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活动现场也展示了众多OEM合作伙伴的基于英特尔最新处理器的产品,但是在发布会上穿插的演讲嘉宾却是平安科技、科大讯飞、科研机构(上海交大)、运营商(中电信、中移动)、云提供商(BATJ),他们联合英特尔为用户交付解决方案。
指数思维推动全面计算创新
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
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在会上表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数据驱动的世界,英特尔以数据为中心,致力于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更强的数据存储,更全数据计算。
不管是5G网络,还是为了实现更先进的分析,我们需要传输、存储、处理海量数据,实现至关重要的商业洞察。一个成熟、可靠、安全的解决方案是处于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所需要的,英特尔致力于成为以数据为中心的智能互联世界的中坚力量,为客户提供无以伦比的选择和灵活性。
王锐说,英特尔指数思维推动全面计算创新,保持原有趋势,将摩尔定律的精髓发扬光大。同时,英特尔携手众多合作伙伴,以数据为中心打造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事业部副总裁兼企业与政府事业部总经理Rajeeb Hazra
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事业部全球副总裁企业和政府事业部总经理Rajeeb Hazra表示,在以数据为中心的世界,超过一半的数据在过去的两年内只有不到20%的数据经过了分析。
在云计算、AI和数据分析、网络和边缘的云化的行业趋势下,为了推动业务转型,企业面对日益增加的计算需求,持续多样化的工作负载需求比如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网络、虚拟化、高性能计算、安全、数据库、核心IT应用等。
Rajeeb说,英特尔打造以数据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基石,数据传输更快,数据存储更强,数据计算更全,通过软件及系统级优化帮助企业应对数据挑战。今天发布以数据为中心的产品组合,包括英特尔以太网800系列,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英特尔固态盘数据中心系列,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等产品。
以数据为中心的重磅产品组合发布
本次发布会上,全新的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发布,其搭载了英特尔深度学习加速、英特尔Speed Select技术等技术,并针对特定工作负载提供了优化后的SKU产品,这让英特尔定制型SKU数量得到极大扩充。据统计,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已经拥有50多款工作负载优化的SKU,以及几十款与客户深度合作的定制处理器。比如Cascade Lake系列处理器还增加了许多自定义的特殊型号,比如面向虚拟化的V系列、面向搜索应用的S系列和面向网络应用的N系列等等。
特别是全新的英特尔至强铂金9200处理器带来了卓越性能的全新高度,高达56核的强劲性能;多达12通道的卓越带宽等。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工艺和架构本质上还是基于14nm Skylake-SP,但是核心数量翻番,并支持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加强了对AI、5G应用的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平安科技等企业都基于最新的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进行了架构创新,计算和存储性能显著提升。需要指出的是平安科技依靠英特尔强大算力支撑了平安云的丰富场景化应用。
Rajeeb说,以数据为中心的应用创新,AI是增长最快的工作负载。为此,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提供了深度学习加速,针对人工智能推理而优化,借助生态支持,英特尔让AI on IA,易于部署。的确强大的生态是英特尔在AI布局的很大优势,比如百度深度学习开放平台基于英特尔深度学习加速的Paddle框架开展了实践,并取得不俗的成绩。
在网络虚拟化(NFV)方面,云化网络成为趋势,网络转型转向英特尔架构。针对特定网络需求而优化,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和英特尔Speed Select技术帮助运营商更好地实现业务转型。中国电信就与英特尔联合进行网络重构,并通过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6230N进行了场景测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边缘AI方面,英特尔发布了至强D-1600处理器和AGILEX FPGA等新品。英特尔至强D-1600处理器搭载英特尔QAT技术、英特尔以太网、英特尔虚拟化技术,而英特尔AGILEX FPGA采用10nm制程,通过高性能计算、先进三维封装、支持开发人员等创新,实现出色敏捷性和灵活性。
英特尔与大华股份开展了智能感知大数据分析的探索,大华股份基于英特尔产品和技术,从边缘到中心,在安防场景中搭建端到端AI系统,打造HOC城市之心。中国移动研究院也与英特尔构建5G时代边缘计算新生态。
除了全新的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英特尔在本次发布会上发布了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英特尔傲腾SSD DC D4800X和英特尔SSD D5-P4326 (英特尔QLC 3D NAND) ,革新内存存储的层级结构。
通过技术创新、解决方案优化、生态系统支持,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通过在8路服务器系统中与传统DRAM进行结合,来提供高达36TB的系统级内存容量,为整个数据中心带了全新的内存存储的层级结构,支撑更多类型工作负载,加速企业业务创新。
在网络端,英特尔以从1GbE到100GbE的服务器以太网产品组合满足客户的高速连接需求。英特尔以太网800适配器系列搭载了应用程序设备队列(ADQ)技术,其在提高应用程序响应时间和可预测性的同时,还能减少应用延迟并提高吞吐量。
Rajeeb表示,在如今复杂的数据中心中,没有什么“通用”硬软件基础设施。针对基础设施部署复杂的难题,英特尔精选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更优的系统性能,通过预配置和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缩短价值实现的时间。这些解决方案可针对当今高级数据分析、混合云、存储和网络中的重要工作负载。
结语
本次英特尔的发布会不同于往届,以数据为中心,英特尔不止于处理器,而是延展到存储、网络等领域,让自己的端到端产品组合更加完整,为数据洪流下的企业迎接数据挑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