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眼中,服务器是什么?一个黑盒子?一台冷冰冰的计算设备?我们已经步入2019年,回首2018,服务器市场的变化挺多,让市场的温度再度回升。那么我们不妨盘点一下过去一年服务器市场呈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芯片大战
谈到服务器市场,我们首选要谈的就是芯片,在2018年,不管是英特尔还是AMD,以及ARM、AI芯片厂商,半导体行业甚是热闹。基于这些多样化的芯片产品,服务器产品也是缤纷多彩。
2018年服务器芯片更多是聚焦在制程工艺、AI增强等方面,比如英特尔已经宣布下一代处理器的更多信息,AMD公布了7nm的芯片,基于ARM的服务器芯片也被华为等厂商公布,另外AI芯片如寒武纪等也成为业界关注的对象。
芯片作为计算力的载体,一直走在业界的潮头。基于芯片驱动,服务器市场也同步跟进,我们也就看到了更多搭载不同芯片的服务器产品,让用户有了更多选择。
AI服务器是何物?
2018年,人工智能热度依然不减,可谓年度IT关键词之一,随着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的人工智能行业便如火如荼地展开。火爆的AI产业让GPU服务器产生了爆炸式的增长。大型企业具有更强的意愿对AI这类下一代业务负载的投资和转型拉动,比如互联网厂商。实现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AI服务器。
AI服务器针对AI工作负载实现了定制化,不管是在性能表现还是使用体验上更为流程,这比通用服务器更为满足AI的要求。我们看到GPU服务器的出货量一直居高不下,同时服务器厂商也与AI芯片展开合作,推出了搭载特定AI芯片的服务器产品,满足用户在AI应用场景方面的需求。
有数据显示,广义的AI服务器(含GPU服务器)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占到整个国内x86服务器市场规模的22%。展望未来,AI服务器的发展路线除了集成更多的GPU计算能力外,更重要的是与更多的AI开发框架相融合,为用户提供开箱即用的体验。
异构计算热度不减
如今计算无处不在,计算应用的场景也多种多样。场景多样性造成了数据的多样性,数字、文本、图片、视频、图像以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都需要有针对性的计算能力来处理。
针对不同场景、不同数据类型,业界开发了CPU、DSP、GPU、AI芯片、FPGA等多种多样的芯片,这表明单一计算架构已经无法满足所有场景、所有数据类型的处理,多种计算架构共存的异构计算才是未来的发展之路。
计算和应用场景的多样性让通用计算无法满足特殊工作负载的需求,异构计算针对特定工作负责实现了优化,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这在计算多元化的时代尤为重要。
边缘计算与IoT物联网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我们看到边缘计算再度受到关注。边缘计算,是一种分散式运算的架构。在这种架构下,将应用程序、数据资料与服务的运算,由网络中心节点,移往网络逻辑上的边缘节点来处理。
在2018年,边缘计算再度被谈起,这得益于整个计算市场的快速发展,包括云计算。因为边缘计算和云计算具有很好地协同效应,所以IT厂商也纷纷切入进来,在零售、智慧城市、安全等行业应用场景进行拓展。
行业服务器需求再度激活
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相关行业对于计算的需求是增加的,这直接带动了服务器市场的增长,比如金融、运营商、互联网等。
在应用需求的推动下,各种形态继续细分,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行业云,比如金融云、医疗云等,不同的行业云差异很大。另一方面,目前为止AI发展和应用的主体都是互联网公司,但是金融、电信、交通等传统行业正在奋起直追,互联网是AI的现在,传统行业则是AI的未来,传统行业是一个比互联网行业更大的金矿。
除了AI,企业上云、大数据等也带动了整个服务器市场的发展,比如电信市场的5G布局,以及NFV等,对于开放架构服务器的需求是旺盛的。
开源开放是大势所趋
当前,开源开放是业界的主旋律,这不光表现在软件层面,还有硬件层面。在过去一年,OpenStack保持了稳定发展,相关产业生态不断成熟。OpenStack直接带动了云计算产业的成熟发展,特别是在私有云方面。除了OpenStack,我们看到其它开源技术比如容器技术等也受到了企业的关注。开源软件的发展让企业在管理大规模云基础设施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除了软件开源,整个业界也在探索硬件开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OCP和ODCC,这些组织推动云数据中心新一代标准的形成和升级,推动整个云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迄今为止,符合OCP标准的服务器已经部署超过100万节点,符合ODCC标准的服务器已经部署数十万节点。
软硬驱动下的融合架构
当前软件定义技术不断发展,硬件技术也同步更新,这两种节奏更新叠加到一起就驱动了融合架构的发展。
当前,CPU、Power、国产芯片和各种协处理器(GPU、ARM、FPGA和xPU)等更加紧密合作,NVSwitch、PCIe 4.0、Open CAPI等新型超高速内部、外部互连技术涌现,NVM、SSD、HDD等异构存储介质流行,这些都驱动了融合架构的创新发展。
这些软硬件技术带动了服务器在产品形态、性能、功能等方面的创新,相应的细分需求产品不断涌现,比如适合大规模交付的整机柜产品,还有一体机产品等。融合架构给用户带来的是体验的改变,让用户集中于业务层面的创新,而不是基础设施的运维,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多价值。
浪潮的数字化转型实践——JDM模式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拥抱数字化转型,作为IT厂商也不能置身事外。浪潮JDM模式就是典型代表,JDM是浪潮为了适应互联网公司需求特性而进行的业务模式创新,本质是以客户需求为基点,构建敏捷的产业链,或者说对产业链进行互联网化改造。JDM模式实现了从标准化运营模式向大规模定制化模式的转变,获得了2018年度“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
依托JDM模式,一款新品的研发周期从1.5年压缩到9个月,客户提出需求最快可以3个月交付样机,生产交付方面,浪潮订单交付周期从15天缩短至5-7天,日前,在百度顺义数据中心创造了单数据中心10000节点/日的业内最高交付部署速度。
此外,浪潮智能工厂已经投入使用,智能工厂投入使用后,浪潮整机柜云服务器整体交付周期从15天缩短至3-7天,生产效率提高30%,产能提升4倍,客户TCO降低31%。
为了给客户打造最佳的产品交付体验,浪潮不断创新,浪潮的JDM模式和智能工厂就是浪潮自身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体现。
展望2019年全球服务器市场
在云计算兴起的时候,整个业界是唱衰服务器市场的。但是反观现在,全球服务器市场已经进入了强劲复苏期,连续多个季度增速达到2位数,互联网行业需求旺盛。2019年互联网、AI、行业云等将是重要的增长机会。
展望2019年,云计算、大数据的成熟,AI的发展,这些都会对整个服务器市场产生正向的反馈,从而带动市场的发展。各位服务器厂商,你们准备好迎接2019了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临近年底,苹果公布了2024年App Store热门应用和游戏榜单,Temu再次成为美国下载量最多的免费应用。
云基础设施市场现在已经非常庞大,很难再有大的变化。但是,因为人们可以轻松地关闭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就像开启它们那样,预测全球云基础设施开支可能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