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10月18日 新闻消息: 10月16日,ODCC 2018开放数据中心峰会在京召开,会议期间公布了多项开放计算领域的创新成果。浪潮服务器i48成为首个通过ODCC多节点服务器测试认证的产品。同时ODCC进一步加大推进开放计算创新成果的行业化落地,特别成立了ODCC技术专家工作组,专家组首批成员包括IBM、中国电信、浪潮、思科等。
浪潮i48是首款通过ODCC多节点服务器测试认证的服务器
快速发展的天蝎服务器
ODCC是中国IT产业最具影响力的开放计算组织,旨在打造中国数据中心开放平台,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标准化、产业化进程,凤凰、天蝎3.0、OTII等前沿项目都倍受关注,尤其是天蝎项目,技术成熟、部署量大。据ODCC发布的数据,预计到2018年天蝎整机柜累计部署规模将接近2.2万架,销售额突破220亿元,比去年累计增长41.5%。除了整机柜外,天蝎还有多节点服务器等形态,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生态。
天蝎服务器主要有整机柜和多节点两类形态,并面向不同类型的用户,其中整机柜形态主要面向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大规模数据中心客户,多节点形态则核心面向电信、政府等传统行业用户的需求,采用了19英寸宽度、支持FC等众多不同于整机柜形态的技术标准。为了降低传统行业用户采购选型的技术难度,ODCC制定了多节点服务器测试认证规范,并于2017年正式发布。
这项规范主要包括设计测试、管理测试、非功能性测试和整机测试四大部分,共计15项测试内容,规范条款十分严苛,例如测试规范要求被测服务器能够在温度为0度-35度、相对湿度10%-85%的环境下正常工作,被测服务器需要连续重启24小时不出现问题等。通过测试的服务器完全可以满足自然风冷、高密部署等新型数据中心的部署要求以及高连续性业务承载需求。
i48,微模块预制,满足百变场景需求
i48是业界首个通过ODCC多节点服务器认证测试规范的产品。该产品面向企业级应用需求设计,很好的平衡了产品的密度、可靠性、性能等各方面特性。采用模块化设计,高度为4U,配置了计算型、存储型以及计算存储平衡型三类节点,以及可选的大容量存储和I/O扩展模块,最大可支持8个计算节点或者72块3.5寸硬盘,可以组合形成70多种解决方案,适用于NFVI、云计算、大数据、冷温热存储等新型应用需求,也可以承载 ERP、OA、邮件等统企业应用。
与传统的2U机架式服务器相比,i48多节点服务器可以提供4倍以上的性能密度比、存储密度比等技术指标,能够大幅度改善传统数据中心的Capex、Opex等经济指标。
让开放计算走向传统行业
浪潮作为ODCC的核心成员,也是发展天蝎服务器的主要厂商。在ODCC的前身天蝎组织成立之前,浪潮已经开发了中国第一代整机柜服务器SR1.0,该产品成为天蝎标准的技术参考,其管理、供电等技术被直接写入天蝎标准中,目前业界部署的天蝎整机柜服务器60%以上来自浪潮。
浪潮不仅是最大的天蝎整机柜服务器供应商,同时是全球最大的多节点服务器供应商,据Gartner数据,2018年第二季度浪潮多节点服务器全球占有率22%。
浪潮是全球三大开放计算组织的关键成员,正积极推进包括多节点服务器在内的开放计算技术的行业应用。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表示,现代IT技术的应用发展正在从互联网行业向传统行业普及扩散,目前金融、电信、政府等传统行业用户对多节点服务器、云、大数据等开放计算产品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浪潮会不断推进开放计算生态的发展,帮助客户推进数据中心和实际业务的云化升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