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2018浪潮云数据中心合作伙伴大会(IPF2018)上,浪潮与科大讯飞联合发布了面向于语音识别、翻译等AI应用的16卡计算集群“AI Booster”,单套系统能够实现单精度240TFlops/s或Int8 752TFlops/s的计算性能。双方公布的实测数据显示,在智能翻译模型训练任务中,采用相同计算卡的“AI Booster”与传统4卡服务器组成的16卡集群相比,AI计算加速比提升18%。
科大讯飞云计算研究院副院长张致江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浪潮与科大讯飞的工程师通力合作,带来了一套性能卓越、扩展灵活、适用广泛的创新AI基础架构AI Booster。这套系统蕴藏了讯飞大量的算法研究和实验场景的实践,以及浪潮在硬件设计领域的深厚积累,已在科大讯飞多个AI研究中进行试点。”
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表示:“针对大客户和关键场景,进行定制化联合创新开发AI计算软硬件,提供端到端AI系统方案及开发工具使能行业应用,既是浪潮未来AI创新的重要发力点,也是浪潮AI生态T计划的关键环节之一。浪潮希望通过与全球AI领先技术公司的广泛深入合作,以协同开发、联合生产的创新商业模式,向行业与企业用户联合交付融合、开放、敏捷的AI基础架构,加速AI赋能行业并促进AI商业化进程。”
T计划是浪潮面向AI计算的全新生态建设计划,旨在从创新、伙伴和人才三个维度入手,释放AI计算力的核心价值与能力,赋能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拥有坚实可靠的基础架构支撑。
科大讯飞长期致力于使用人工智能改变世界,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图像理解、知识图谱、知识发现、机器推理等多项国际测评中均占据国际领先地位。
浪潮是全球领先的AI计算力提供者,已成为百度、阿里和腾讯的AI计算GPU服务器的最主要供应商,占有率达到90%,并与科大讯飞、奇虎360、搜狗、今日头条、Face++等人工智能领先公司保持在系统与应用方面的深入紧密合作,帮助客户在语音、图像、视频、搜索、网络等方面取得数量级的应用性能提升,在中国的AI计算平台占有率达到6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软件工程团队正在试验基于AI代理的编码工具和大语言模型,以提高开发速度和质量。然而,AI编码工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方式。开发者需要提供结构化的问题描述、明确的执行要求和相关上下文,同时建立适当的防护机制。AI不仅能处理重复性任务,还能识别和评估替代方案,从被动助手演进为工作流程推进器。成功的关键在于将AI视为合作伙伴而非快捷工具,并将其整合到软件交付的全生命周期中。
NVIDIA研究团队开发出名为Lyra的AI系统,能够仅凭单张照片生成完整3D场景,用户可自由切换观察角度。该技术采用创新的"自蒸馏"学习方法,让视频生成模型指导3D重建模块工作。系统还支持动态4D场景生成,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这项技术将大大降低3D内容创作门槛,为游戏开发、电影制作、VR/AR应用等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Salesforce发布企业级AI智能体平台Agentforce 360,将AI智能体融入几乎所有应用中。该平台采用混合推理引擎Atlas,结合大语言模型的概率思维和业务规则的精确性,支持语音交互和深度集成。以Slack为主要界面,提供Agentforce Builder开发环境,能将非结构化文档转换为可查询记录。Salesforce内部已部署该系统,每周处理180万次对话,主动服务活动增长40%。
谷歌DeepMind团队创新性地让Gemini 2.5模型在无需训练的情况下学会理解卫星多光谱图像。他们将复杂的12波段卫星数据转换为6张可理解的伪彩色图像,配以详细文字说明,使通用AI模型能够准确分析遥感数据。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越现有模型,为遥感领域AI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