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2018浪潮云数据中心合作伙伴大会(IPF2018)上,浪潮与科大讯飞联合发布了面向于语音识别、翻译等AI应用的16卡计算集群“AI Booster”,单套系统能够实现单精度240TFlops/s或Int8 752TFlops/s的计算性能。双方公布的实测数据显示,在智能翻译模型训练任务中,采用相同计算卡的“AI Booster”与传统4卡服务器组成的16卡集群相比,AI计算加速比提升18%。
科大讯飞云计算研究院副院长张致江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浪潮与科大讯飞的工程师通力合作,带来了一套性能卓越、扩展灵活、适用广泛的创新AI基础架构AI Booster。这套系统蕴藏了讯飞大量的算法研究和实验场景的实践,以及浪潮在硬件设计领域的深厚积累,已在科大讯飞多个AI研究中进行试点。”
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表示:“针对大客户和关键场景,进行定制化联合创新开发AI计算软硬件,提供端到端AI系统方案及开发工具使能行业应用,既是浪潮未来AI创新的重要发力点,也是浪潮AI生态T计划的关键环节之一。浪潮希望通过与全球AI领先技术公司的广泛深入合作,以协同开发、联合生产的创新商业模式,向行业与企业用户联合交付融合、开放、敏捷的AI基础架构,加速AI赋能行业并促进AI商业化进程。”
T计划是浪潮面向AI计算的全新生态建设计划,旨在从创新、伙伴和人才三个维度入手,释放AI计算力的核心价值与能力,赋能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拥有坚实可靠的基础架构支撑。
科大讯飞长期致力于使用人工智能改变世界,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图像理解、知识图谱、知识发现、机器推理等多项国际测评中均占据国际领先地位。
浪潮是全球领先的AI计算力提供者,已成为百度、阿里和腾讯的AI计算GPU服务器的最主要供应商,占有率达到90%,并与科大讯飞、奇虎360、搜狗、今日头条、Face++等人工智能领先公司保持在系统与应用方面的深入紧密合作,帮助客户在语音、图像、视频、搜索、网络等方面取得数量级的应用性能提升,在中国的AI计算平台占有率达到6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物联网连接系统提供商Soracom发布连接虚拟化管理器,旨在提升物联网部署的灵活性和蜂窝连接控制能力。该平台能够在单个物联网SIM卡上协调管理多个连接配置文件,支持动态远程管理和切换,包括第三方移动网络运营商配置文件。系统已与丰田汽车合作在车联网项目中验证,计划于2025财年末发布。
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LangSplatV2系统,实现了超高速3D语言查询功能。该系统通过创新的稀疏编码技术和高效渲染算法,将3D场景语言理解速度提升了47倍,达到每秒384帧的实时处理能力。系统采用全局语义字典和稀疏系数表示,彻底解决了传统方法中解码器速度瓶颈问题,为AR/VR、智能机器人等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
自主机器人初创公司Cartken原本专注于校园和东京街头的四轮送餐机器人,现已将重心转向工业领域。该公司CEO表示,当企业开始询问在工厂和实验室使用其机器人时,他们发现了巨大的工业需求。2023年,德国制造商ZF Lifetec成为首个大型工业客户。凭借多年送餐数据训练的AI技术,机器人可轻松适应工业环境。公司已推出载重660磅的Cartken Hauler等新产品,并与三菱深化合作,后者将采购近100台机器人用于日本工业设施。
马里兰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CoLa(Chain-of-Layers)方法,让AI模型能够根据任务难度动态调整内部层的使用策略,实现"快思考"和"慢思考"的灵活切换。通过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该方法在推理任务上显著提升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75%的正确答案找到了更短的处理路径,并纠正了60%的错误答案,为AI模型的架构优化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