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思科一份新的报告,云服务正变得如此无处不在,以至于在未来三年内,云服务可以占到几乎所有的数据中心流量
本周发布的最新思科全球云指数(Cisco Global Cloud Index)显示,商业和消费应用正在推动云服务的增长。因此,数据中心治理和数据控制方面有所改进,思科预测,到2021年94%的工作负载和实例将由云数据中心处理。届时,企业数据中心环境中的专用服务器将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大胆的预测,因为许多关键的应用仍然驻留在企业数据中心,并且似乎不太可能因为小故障而快速移出。另外,目前的数据治理法规仍然要求一些数据必须保存在数据中心内。
思科表示,推动这场云计算竞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工作负载的爆炸式增长。到2021年,全球75%的云工作负载和计算实例将以SaaS为基础,而2016年则为71%。
思科表示,数据中心传输量的迅猛增长也推动了云工作负载的转移。这家网络巨头表示,到2021年全球数据中心总传输量将增长3倍,北美的传输量将从2016年的每秒2.8ZB增长到8ZB;亚太地区也将出现大幅增长,预计数据中心传输量将从2.1ZB增长到2021年的6.7ZB。
“物联网”是云服务的另一个主要推动力。智能汽车、智能城市、互连健康和数字公用事业等物联网应用需要高度可扩展的计算和存储系统,以适应需求的增长。因此,思科认为到2021年向云的物联网连接将达到137亿,高于2016年的58亿。
对云服务的需求也推动着“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崛起。思科估计,到2021年全球将有628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高于2016年的338个。到2021年,大数据将占全球数据中心传输量的20%,而视频将占据10%。
思科云平台和解决方案事业部副总裁Kip Compton表示:“在这个新的多云世界中,数据中心应用显然正呈现爆炸式增长。这需要新的创新,特别是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领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发现过度依赖AI会导致认知债务,削弱基本思维能力。研究表明交替进行无辅助思考和AI支持工作的模式能保持认知敏锐度。这种认知高强度间歇训练模仿体能训练中的HIIT模式,通过短时间高强度思考与恢复期交替进行,可以强化大脑神经回路,防止认知衰退,提升独立思考能力。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