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1季度,浪潮服务器出货量市场份额达到19%,位居中国第一、全球市场第五,这是中国厂商获得的第一个中国第一,也是浪潮获得的第一个中国第一。
2017年第3季度,浪潮服务器仍然保持中国第一,总出货量已经上升至全球第三。
2015年,浪潮正式提出了“计算+”,提出了融合架构,以及融合架构的核心——软件定义和硬件重构。
2017年,浪潮进一步明确了“计算+”战略,聚焦智慧计算,以云计算为基础平台、大数据为认知方法、深度学习为优化工具,简称CBD,。
从中国第一到全球第三,浪潮用了4年时间,从“计算+”到“智慧计算”,用了3年时间,两个时间段高度重合。
云计算变革实锤落地
2006年8月9日, Google搜索引擎大会上,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正式提出“云计算”概念,成为云计算变革开始的标志。云计算变革不同以往,小型机取代大型机、X86取代小型机都是硬件技术创新驱动的,由硬件厂商发起,而云计算变革则是软件和应用创新驱动的,由互联网运营商发起,逆硬件产业链上行,从数据中心,到服务器,到处理器。如果前两次变革是革命,那么云计算变革就是改良。
而且,这次改良远未结束,仍在步步深化,最终所达到的变革深度并不输于前两次技术革命。
服务器变革的演变
云计算对于服务器的改变沿着两个方向在演进,一个是针对数据中心的物理特性的改变,包括可部署性、密度、功耗、可管理性等,比如Multi-node等创新云服务器以及移动式数据中心等新形态的出现和发展,另一个则是针对具体云应用逻辑特性的改变,比如计算、存储、网络三类资源配比,扩展性等。
在过去的几年中,云数据中心变革的技术方案已经十分清晰,产业生态也越来越壮大,2011年,Facebook发起成立了OCP,随后ODCC组织的前身——天蝎组织也在中国成立。多节点服务器、微服务器等一系列符合云数据中心变革需求的产品被标准化、产业化,为云服务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现在为止,服务器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从Gartner和IDC统计数据看,机架、整机柜等不同形态的multi-node快速崛起,CSP掌握了全球1/3服务器采购份额。
但是,在服务器针对实际应用需求的变革要慢得多。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等第三代平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据资源的极大丰富,公有云的大数据、分布式交易处理等技术上有一定创新性的应用开始出现,并且创新程度不断加深,在近几年才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应用——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以及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各类数字加密货币的挖矿业务等,这些应用都不是传统的CPU计算方式可以满足的,需要GPU、FPGA等异构计算技术,需要厂商的计算平台提供越来越大异构计算扩展性。
从“计算+”到“智慧计算”
服务器变革重心的转移,正是浪潮技术战略从“计算+”到“智慧计算”升级的背景。从2015年“计算+”发布,到2017年智慧计算被提出,是人工智能步入发展快轨的几年。
计算+的核心是融合架构,强调业务驱动的硬件重构(Hardware Reconfiguration)与软件定义(Software Defined)相结合,其核心在于对CPU、内存、I/O等硬件资源进行解耦与重构,实现计算、存储、网络等数据中心资源的虚拟化和自动化,实现数据中心级别的弹性伸缩和超大规模扩展,让数据中心像计算机一样运行和管理。
智慧计算的核心是CBD,智慧计算是未来主流计算形式,以云计算为基础平台、大数据为认知方法、深度学习为优化工具,简称CBD(Cloud computing,Big data,Deep learning)。
“计算+”是浪潮对未来数据中心的理解,更侧重于计算方案的数据中心适应性和创新性,而智慧计算则是对未来计算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位的理解,更侧重于从实际应用的需求来观察计算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如何让计算方案更适合各类创新的应用场景。
智慧计算, 让AI走向企业和政府
“计算+”战略保证了浪潮在Hyperscale数据中心领域的领先,也是浪潮从中国第一成长为全球第三的直接原因。浪潮致力于构建开放计算生态,推动云数据中心产业的整体发展。浪潮是ODCC、OCP、Open19的共同会员,多项设计被写入ODCC天蝎标准,提供了60%以上的天蝎整机柜服务器,贡献了OCP社区第一个基于Skylake平台的服务器IP。并且,浪潮一直致力于将云数据中心变革方案标准化、产品化,向一般性的企业和政府数据中心推广,推动数据中心行业的整体变革。整机柜SR、InCloudRack,刀片I9000等融合架构已经在政府、电信、金融等行业规模化部署。
“智慧计算”则保证了浪潮在AI领域的领先。目前,浪潮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厂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人工智能服务器有90%以上来自浪潮。同时,浪潮也是业内人工智能产品线最齐全的企业,产品涵盖GPU/MIC/FPGA等所有计算技术,覆盖了从小规模的样本训练到千亿样本、万亿参数级别的超大规模模型训练需求。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的主体力量是CSP,未来则是所有的政府和企业组织,这是人工智能更大的发展空间。IDC分析师认为,未来AI生态将更加成熟和繁荣,除了互联网行业,金融、制造、医疗、零售等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推动这些行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新引擎。
浪潮人工智能业务正在面向企业和政府用户布局,2017年浪潮升级了Caffe-MPI计算框架,开发了等AIstation等AI平台软件,初步形成了端到端的AI平台技术体系,并且同百度、网易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浪潮的AI平台与双方的AI应用进行一体化集成,形成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向金融、电信、政府等行业用户推广。
智慧计算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从云数据中心到人工智能,浪潮在紧跟前沿的同时,传统业务的竞争力也在稳步提升,为浪潮整体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新一代M5服务器全面上市,超过35款产品,遵循场景化的极致设计原则,通过高度平台化的产品和丰富的扩展模块相组合能够为云计算、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提供高度定制化的承载平台,适合云数据中心部署环境。
同时,新一代关键应用主机天梭M13上市,最大可扩展计算核心数量超过1000,性能、可用性等比肩大型机的技术水平,为浪潮关键计算业务的向上突破提供了基础。从天梭 TS860,到天梭K1 910、950,在交通、金融、社保、税务等领域市场份额保持领先,根据Gartner数据,在过去的4年中,浪潮八路天梭服务器始终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
浪潮将GPU、MIC等E级超算技术与AI业务紧密结合,做到了超算与AI的协同发展。在最新的中国超算TOP100榜单中,浪潮占有46套,位居第一,最新的全球TOP500榜单中,浪潮占有56套,位居第三。而且,2017浪潮与NEC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向欧洲用户提供HPC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高性能计算业务开始进入欧洲市场。
2017年浪潮存储以智能为核心,坚持高端技术创新,在统一存储领域进行了全面升级,推出新一代智能存储G2平台和智能全闪G2-F;在软件定义存储领域,基于业务场景持续创新。截止2017年12月浪潮存储销售额同比增长45%,软件定义存储AS13000销售额同比增长212%,在存储中高端市场连续3年实现100%+同比增长。
2017,新发布的云海OS5.0全面拥抱OpenStack,专门面向下一代云数据中心和云原生应用,对于微服务、容器等功能的支持更加完善。目前,云海OS5.0已经在在金融、公安、政务等多个行业应用,帮助用户构建了承载生产系统的大型云平台。
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带来的应用变革正在逐步显示全貌,传统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从最早的基础架构改造,逐步演变为今天的全方位数字化转型。IDC公司将企业的数字化演变划分成三个阶段——信息记录、建立数字化平台和向客户提供数字化服务三个阶段,更好的掌握数字化技术,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业务变革,是现代企业成长和在竞争中制胜的主要手段,以沃尔玛和亚马逊为例,从2007到2017年,沃尔玛市值提升了23%,而生于数字化时代的亚马逊则提高了11.5倍。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更为灵动、高效的混合型基础架构支持,需要统一的数据智能系统、统一的计算平台。浪潮的智慧计算正是要为企业转型提供智慧支持,作为一家计算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如何将自身的技术与企业的转型需求相结合,这将是浪潮智慧计算最大的挑战,也将是智慧计算最大的发展空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