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银行业来说,数字化将成为未来十年的战略重点。今年6月,建设银行历时六年多打造的“新一代”核心系统(下称“新一代”)建设全面竣工并上线,成为建行信息系统建设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建行信息技术管理部总经理金磐石表示,“新一代”将打造满足未来10-15年转型发展需求的信息技术平台。
支撑“新一代”平稳运行的,则是建行在北京、武汉两地布局的三大数据中心。武汉南湖数据中心作为“两地三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建行最全、最完整的历史数据存储、处理和利用功能,支持业务覆盖全国37家一级分行、29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各级机构251家。随着业务增长,在既定电力供应基础上如何让计算能力最大化、降低运营成本,成为建设银行武汉数据中心面临的现实问题。
随着绿色机房概念的提出,节能与环保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主旋律。而如何解决高密度服务器的散热量成为制约数据中心机房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狭小空间内,电子元器件集中密布、局部热点过多,传统的风冷已无法满足其散热需求。近年来,液体冷却技术的前瞻性逐渐获得业界认同,成为解决高密度服务器散热问题的有效手段。
曙光在服务器制冷技术方面率先布局、持续发力,2015年就开始将对CPU进行液冷设计的曙光TC4600E-LP冷板式液冷服务器推向行业,成为国内首家大规模量产并投入商用的液冷服务器生产厂商。凭借卓越的计算性能和高可靠稳定性,曙光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可。至今,曙光已经累计部署了近5000个计算节点,其出货量在国内液冷服务器市场遥遥领先。
日前,出于计算能力和散热制冷的提升需求,以及对曙光技术先进性的认同,中国建设银行武汉数据中心采购了整套液冷服务器TC4600E-LP和配套基础设施,旨在承担该数据中心的运维服务,实现绿色环保的节能述求。作为全国首例落户金融行业的液冷服务器解决方案,本次部署源自建设银行对创新技术的前沿探索,亦是对曙光TC4600E-LP冷板式液冷服务器稳定性、高可靠、绿色节能的充分佐证。
TC4600E-LP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形式为风冷+液冷混合散热方案,其中对主要发热源CPU和内存进行了液冷设计,解决了服务器90%的散热问题。通过对CPU的频率和温度进行监控可以明显看出CPU的核心频率运行在2.3GHz以上,CPU核的温度低于45℃。这充分说明曙光TC4600E-LP服务器能保障CPU在低温条件下实现超频运行,提高数据中心的整体计算力。
同时,通过检测期间的PUE数值推算,建设银行武汉数据中心的全年PUE值将低于1.2,与目前国内新建数据中心的平均PUE1.5的要求相比,节能效率达到25%以上。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曙光数年以来,一直对液冷服务器系统不断的钻研与经验积累。TC4600E-LP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将水从特制的快速接口注入,经过密闭的送水管路,将CPU和内存条的热量带走后,通过回水管路流出。为了去掉压缩机实现循环水的自然冷却,曙光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分析将进水的温度定为35-45℃范围之间,出水温度则在45-55℃左右,这样服务器的水冷循环系统将实现全年自然冷却,从而大幅降低数据中心PUE值。
在业界对能耗和绿色计算日益重视的环境下,曙光持续深耕服务器制冷技术,从冷板式冷却到全浸没式冷却再到相变全浸没式冷却,始终走在技术创新的前列,屡次引领行业首创。在合作达成全国首例落户金融行业的液冷服务器解决方案之后,未来建设银行还将与曙光在全浸没式液冷等先进技术方面尝试更多合作。曙光希望携手行业用户,共同开启引领未来的“液冷时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