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公司邀请客户在其全新20量子位系统之上构建应用程序,而50量子位系统也已经在开发当中。
IBM公司已经做好准备,即将为其商业量子计算服务的第一批客户敞开大门。
摩根大通、戴姆勒以及三星将成为第一批试用IBM公司全新20量子位(qubit)IBM Q量子系统的企业,负责协助蓝色巨人立足这套系统探索商业、工业与科学类量子计算应用潜力。
尽管IBM公司在人工智能层面的突破性一直与谷歌、微软以及Amazon存在些许差距,但凭借着其最近展示的50量子位原型处理器方案,蓝色巨人实际上已经率先构建起一台真实存在的量子计算机。
加入IBM Q网络的各企业将能够访问目前的20量子位系统——这套系统能够产生创纪录的90微秒“连贯性”,即同时代表1与0两个值的单一量子位能够持续存在达90微秒,而后消溶至常规的1或0单值状态。这意味着50量子位系统将能够代表超过1000万亿个数值。
IBM公司希望通过向云端企业客户提供20量子位系统访问权限的方式,使量子计算成为实际业务。此前,蓝色巨人曾经通过在线方式提供其5量子位与16量子位系统资源。
IBM公司还希望此次合作能够带来更多量子软件与开发工具——这也是决定此项技术未来发展命运的一大关键所在。
IBM Q网络内的其它新成员还包括JSR公司、巴克莱银行、日立金属、本田、长濑、庆应大学、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牛津大学以及墨尔本大学。
IBM公司希望此次合作能够带来更多量子软件与开发工具。
摩根大通方面将尝试利用量子计算支持金融服务,三星则将借此探索半导体与电子研发。戴姆勒的研究方向主要为探索新的汽车材料与优化问题,例如规划制造流程以及运输或自动驾驶车队的先进路线。
这些企业接下来也将能够第一时间接入未来的50量子位系统。IBM公司并没有具体说明下一代IBM Q系统的上线时间,但表示将进一步提升其硬件水平与连续性。
IBM公司一位发言人在采访中表示:“50量子位原型处理器将于近期推出,IBM Q网络内各成员将在下一代系统中见证这一奇迹。”
IBM公司的50量子位研发人员正在位于劳伦斯-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的IBM BlueGene/Q Vulcan上进行49量子位与56量子位电路模拟。顺带一提,这台计算机为目前全球超算榜上的第25名,拥有400 TB内存容量。
正如IBM公司研究人员Edwin Pednault最近所作出的解释,此前他们认为49量子位电路不可能进行模拟,因为其需要8 PB内存容量——这远远超出了当今超级计算机的实际水平。
不过他与其他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聪明的数学方法,能够以约4.5TB内存完成对这套电路设计的模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kamai的分布式边缘架构从设计之初就以韧性为核心,全球平台通过跨区域负载均衡和智能路由技术,确保即使某些节点出现故障,流量也能无缝切换至可用节点。
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Adobe开发出革命性的NP-Edit技术,首次实现无需训练数据对的AI图像编辑。该技术通过视觉语言模型的语言反馈指导和分布匹配蒸馏的质量保障,让AI仅用4步就能完成传统50步的编辑任务,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大幅提升处理速度,为图像编辑技术的普及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
Turner & Townsend发布的2025年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指数报告显示,AI工作负载激增正推动高密度液冷数据中心需求。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已在从事AI数据中心项目,47%预计AI数据中心将在两年内占据一半以上工作负载。预计到2027年,AI优化设施可能占全球数据中心市场28%。53%受访者认为液冷技术将主导未来高密度项目。电力可用性成为开发商面临的首要约束,48%的受访者认为电网连接延迟是主要障碍。
复旦大学团队突破AI人脸生成"复制粘贴"痛点,开发WithAnyone模型解决传统AI要么完全复制参考图像、要么身份差异过大的问题。通过MultiID-2M大规模数据集和创新训练策略,实现保持身份一致性的同时允许自然变化,为AI图像生成技术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