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曙光所从事的高性能计算机产业未来发展的新应用领域。在未来城市智能化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一定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10月24日于青岛召开的2017中科曙光智能峰会上,曙光公司总裁历军表示,近年来,在广泛开展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和大数据业务的基础上,曙光正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设定为以智能推动数据中国的建设,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落地。与此同时,曙光也将与国内外的合作伙伴一道,共同推动中国各行各业把握数据驱动的优势,确保中国领跑智能时代。
历军认为,从引爆人工智能的几个基础要素来看,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首先,中国超算硬件水平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超算应用及软件水平也在逐渐赶上;此外,中国在云计算、异构计算、大数据计算等领域均有着一定的话语权,这为人工智能在中国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计算力保障。
其次,中国具有全球最为庞大的数据资源——预计2020年中国数据总量将占全球数据总量的20%,这为人工智能的训练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同时,国家上下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和重视,也助推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不断向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出,未来我国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李克强总理也在今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自然会驶入快车道。”历军说道。
不仅如此,历军说,放眼望去,我国各大研究机构、产业领域、投资界都对人工智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中国一场新的“全民运动”,“可以说,计算力强、数据量大、国家政策支持、产业形势向好等系列优势为人工智能在中国迎来黄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军表示。
近几年,中国人工智能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6%,2016年的市场规模超过230亿元。中国人工智能在学术、产业、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成就,正在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版图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一股力量。同时,中国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成就也相当突出,AI芯片即是典型的代表。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在人工智能理论和算法上还缺少深厚的积累,深度学习框架也大多采用国外的开源框架,这是将来中国要打破的短板。”历军说。
历军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和专利数量保持着高速增长,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起步较晚,缺乏积累,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算法上还较为薄弱。
“全球都在争先恐后地进行战略部署,说明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 历军表示,当下正值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的早期阶段,未来在应用、工具和服务驱动方面还将迎来爆炸式增长。
中国作为全球范围内行动最早、动作最快的国家之一,正在抓住领跑智能时代的机会。 “要使人工智能在中国保持高增长甚至实现弯道超车,既需要政策拉动,更需要大生态的支撑。”历军指出,“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刚刚起步,不应满足于现有成果,要怀着认真而谦恭的心继续耕耘探索。无论做技术还是做应用,单打独斗无法成气候,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只有合力抱团、繁荣生态才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决胜之道。”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宣布开始向Google TV Streamer推出Gemini智能助手,取代原有的Google Assistant。用户可通过更自然的语音交互获取内容推荐,如询问适合夫妻共看的电影或了解剧集剧情。Gemini还支持教育和生活指导功能,能解答各类问题并通过YouTube视频提供DIY项目指导。该更新将在未来几周内向18岁以上用户推送,这是谷歌用Gemini全面替代Google Assistant计划的重要步骤。
香港科技大学团队提出DGPO方法,通过直接学习群体偏好信息,让AI图像生成模型训练速度提升30倍。该方法避免了传统强化学习的低效随机探索,使用确定性采样器生成高质量训练样本,在GenEval基准测试中将性能从63%提升至97%。这一突破显著降低了训练成本,为AI图像生成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AI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创始人与投资者的合作关系变得更加重要。尽管基础模型厂商正主导市场整合,但众多初创企业仍在推动AI创新边界。专家指出,这种合作关系应被视为长期婚姻而非简单商业交易。在竞争激烈的AI市场中,投资者需要更快做出决策,而创始人必须具备快速迭代能力。单位经济学、人才密度和产品扩展能力成为关键评估指标,双方需要建立良好关系以应对这个新兴市场的挑战。
香港城市大学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研究团队开发了A?SEARCH系统,专门解决AI在处理模糊问题时只提供单一答案的局限性。该系统通过自动化流程识别并验证多个合理答案,在八个问答数据库的测试中表现出色,仅用单次回答就超越了需要多次尝试的大型传统系统,为构建更智能的问答AI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