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10时,由紫光集团联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湖北省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湖北科投共同投资建设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一期)一号生产及动力厂房,实现提前封顶。这标志着开工9个月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建设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
图片从左至右: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周先旺,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武汉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万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公司监事会主席王彦欣
湖北省副省长周先旺,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勇,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武汉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瑞峰,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贺盛有,武汉市委常委、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程用文,武汉市政府秘书长刘志辉等领导和省市发改委、财政厅局、经信委、科技厅局、消防部门和武汉海关等部门负责人莅临项目现场调研。紫光集团董事长兼长江存储公司董事长赵伟国向到场领导介绍项目建设情况。
赵伟国董事长强调,存储器基地项目是中国集成电路存储芯片产业规模化发展“零”的突破,相当于中国科技领域的辽宁号航空母舰出海试航。该项目实现提前封顶,这是为不辱使命、坚定不移推进国家战略所必须要做到的。客观地说,我们在核心技术和产品结构上仍然与世界一流水平存在差距,实现追赶超越的目标绝非一朝一夕,需要坚定的战略定力和耐力,以及矢志不渝的长期投入;而另一方面,从现在开始到未来的5-10年,也正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最佳窗口期。既然选择了存储芯片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紫光集团和长江存储就一定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知难而上,通过超常规的投入缩短发展周期,迅速登上全球存储行业的竞争舞台。
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不仅承载了武汉经济发展拼搏赶超和城市发展梦想,更是承载了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使命。项目建设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这恰恰说明了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自开工建设以来,湖北省和武汉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国家存储器项目进展,多次带队赴现场调研,协调解决各类问题,为项目发展做好政策保障、环境保障和服务保障。湖北省将举全省之力一以贯之地支持长江存储公司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掌握存储芯片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世界一流的存储器研发制造基地,为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据悉,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武汉未来科技城,项目一期规划投资240亿美元,占地面积1968亩,于2016年12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将建设3座全球单座洁净面积最大的3D NAND Flash生产厂房,其核心生产厂房和设备每平方米的投资强度超过3万美元。此次提前封顶的项目(一期)一号生产及动力厂房建筑面积达52.4万㎡,预计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项目(一期)达产后,总产能将达到30万片/月,年产值将超过100亿美元。
湖北省和武汉市将以建设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中心城市为契机,集聚世界资源,全力支持国家存储器基地建成世界集成电路产业新高地。目前,东湖高新区已为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规划建设1100亩配套产业园区和1500亩国际社区用地,正在加快引进产业链顶级配套企业和国际化人才;并加快建设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组建长江芯片研究院、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存储芯片联盟、国家IP交易中心,努力打造世界级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PU架构讨论常聚焦于不同指令集的竞争,但实际上在单一系统中使用多种CPU架构已成常态。x86、Arm和RISC-V各有优劣,AI技术的兴起更推动了对性能功耗比的极致需求。当前x86仍主导PC和服务器市场,Arm凭借庞大生态系统在移动和嵌入式领域领先,RISC-V作为开源架构展现巨大潜力。未来芯片设计将更多采用异构计算,多种架构协同工作成为趋势。
KAIST AI团队通过深入分析视频生成AI的内部机制,发现了负责交互理解的关键层,并开发出MATRIX框架来专门优化这些层。该技术通过语义定位对齐和语义传播对齐两个组件,显著提升了AI对"谁对谁做了什么"的理解能力,在交互准确性上提升约30%,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Vast Data与云计算公司CoreWeave签署了价值11.7亿美元的多年期软件许可协议,这标志着AI基础设施存储市场的重要转折点。该协议涵盖Vast Data的通用存储层及高级数据平台服务,将帮助CoreWeave提供更全面的AI服务。业内专家认为,随着AI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存储系统在AI基础设施中的占比可能从目前的1.9%提升至3-5%,未来五年全球AI存储市场规模将达到900亿至2000亿美元。
乔治亚理工学院和微软研究团队提出了NorMuon优化器,通过结合Muon的正交化技术与神经元级自适应学习率,在1.1B参数模型上实现了21.74%的训练效率提升。该方法同时保持了Muon的内存优势,相比Adam节省约50%内存使用量,并开发了高效的FSDP2分布式实现,为大规模AI模型训练提供了实用的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