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三大领域的2017百度云智峰会(ABC SUMMIT)上,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作为传统钢铁工业的代表吸引了众多参会嘉宾的目光。
在云智峰会主论坛,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称:宝钢技术)总经理李麒,介绍了百度云与宝钢技术合作的“智能钢包”应用。借助百度云天工智能物联网平台,智能钢包大幅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有效提升安全系数。这是钢铁行业首次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进行钢包的管理优化。未来百度云将与宝钢技术等合作伙伴一起,进一步探索ABC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实践,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麒
在炼钢厂系统中,钢包是钢水储运和二次精炼的关键容器,承担着钢水从转炉到连铸平台的转运任务,每天全国有上万个钢包在线运行。由于钢包属于高温移动物体,传统手段无法实现对钢包的状态感知,无感知的钢包成为了影响钢厂效率、成本、能耗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百度云与宝钢技术合作,借助天工智能物联网,首先通过对传统钢包的智能化改造,实现对运转温度、压力的动态采集,同时辅以热成像视觉监测技术,形成钢包状态信息“黑匣子”,实现对钢包实时运行状态的智能感知。然后将钢包状态信息传送到天工大数据平台,利用百度云平台强大的运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全方位分析、诊断、预测,使钢包由感知状态突破到认知境界,进而实现对对精细化生产、设备安全、节能降耗和供应链优化的决策支持。
李麒表示,钢铁企业每年钢包累计装载、精炼、浇铸钢水超过10亿吨,通过智能钢包的推广应用,平均降低出钢温度10℃,可以节约能源成本70亿元,钢包烘烤能效下降50%,大约可以节约150亿元,提高生产效率、杜绝恶性安全事故等间接经济效益更不可估量。
未来,基于智能钢包的成功应用,双方将共同探索和深化ABC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的核心理念和基本逻辑,将智能钢包项目复制推广到类似或其他泛工业应用场景,推动整个工业智能制造的进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ndeed通过云原生和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为AI时代做好了准备。公司CIO Anthony Moisant表示,他们不仅在采用AI,更在构建一个智能代理公司,将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相结合。公司已完成从本地服务器向AWS的迁移,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湖架构,并基于Apache Iceberg构建数据湖仓。目前已有4个Salesforce代理投入生产,6个内部智能产品上线,另有20多个代理正在开发中。
微软研究院团队开发的BitNet v2技术实现了AI大语言模型的重大突破,通过创新的H-BitLinear模块和哈达玛变换技术,成功将模型激活精度从8位降低到4位,同时保持了几乎相同的性能表现。这项技术显著提高了模型的计算效率和硬件利用率,为AI模型在边缘设备和批量推理场景中的部署开辟了新道路,有望推动AI技术的更广泛普及应用。
AI第四代生成式AI标志着技术范式转变,正在用户体验、应用自动化和平台三个层面为企业带来重大价值和颠覆。企业应关注商业价值而非技术本身,需要从业务问题出发量化价值。未来五年将在认知任务处理上取得巨大进展,但需要创新思维应对劳动力转型。六大颠覆性支柱包括下一代AI能力、数据平台、机器人技术、量子计算、企业用户体验和云架构等。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研究团队提出ToolRL方法,通过精细的奖励机制训练大语言模型正确使用工具。该方法突破传统监督微调局限,采用格式奖励和正确性奖励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在多个基准测试中相比基础模型提升17%,相比传统方法提升15%,显著改善了模型的工具使用能力和泛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