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供应链携手华为技术在中国柳州一家汽车工厂发布了一项窄带物联网(NB-IoT)应用。所实施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有限的投资,旨在促进及简化入厂物流(I2M)的仓库管理,对站点的进货流程有了显著的改善。此项概念验证设立在一个有30个装卸平台的区域,并动用100名DHL的驾驶员,该验证将持续至9月底。
DHL供应链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邹胤表示:“通过利用华为及中国移动的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我们有能力设计并开发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有了一系列产业、多媒体物联网(IoT)协议和接口的支持,这些解决方案将能提供连通、智能运营和设备管理功能。拓展像窄带物联网这类的新技术是我们正在中国推行数字化进程的众多方式之一。”
物流包括入厂物流的过程会面临费时低效的问题,特别是在供应交付量高的站点。这些交付对制造过程至关重要,而且在主要站点也有一个比较显著的卡车周转率。当物料出现在错误的生产基地装卸平台时,就可能造成延误。例如,轮胎被送至装配线的起点而不是末尾时。所以将卡车指引到正确的地方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装卸平台,并在正确的地方卸载物料。
DHL和华为正在集成窄带物联网(NB-IoT)芯片组,用于其解决方案。通过使用常见的蜂窝通信频段(如LTE),达到简单和经济的操作。车辆探测器中嵌入了这些不需要任何基础架构投资的芯片组。此外,数据通过现有的公共基站传输,该公共基站已升级用于支持窄带物联网(NB-IoT)。在每个终端内,DHL供应链已实现自动并实时收集装卸平台可用性,从而保障了调度员和驾驶员的可见性。当卡车到达时,驾驶员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登记并接收排队号码和预计等待时间。仓库管理系统自动监测装卸平台的可用性,通过手机应用程序为每位驾驶员提供实时更新。一旦装卸平台有空余位置,驾驶员将会收到相应的提醒,进行下一步操作。这样将根据生产现场的需求优先安排进货卡车,同时在最适合的工作平台卸载物料。这会使驾驶员的平均等待时间从40分钟降至20分钟,使得物料能准时到达且资源合理优化,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拖期带来的风险。
DHL供应链首席信息官兼首席运营官Markus Voss博士补充道:“到2025年,物联网有潜力为国际物流业带来高达1.77万亿欧元的附加值。我们希望与华为一起,通过开发基于蜂窝的物联网技术,实现长距离链接多个设备,来达成这一愿景。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更多的链接,加强客户体验,实现更加综合的物流进程。”
DHL的概念验证将持续到九月底并将通过自动车牌识别和地理围栏等附加功能加强。这项概念的验证标志着DHL众多战略物联网项目(例如已在欧洲智能仓库全面推出并在亚洲进行试点计划的物联网驾驶舱项目)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实验室和真实使用测试显示,iPhone Air电池续航能够满足一整天的典型使用需求。在CNET进行的三小时视频流媒体压力测试中,iPhone Air仅消耗15%电量,表现与iPhone 15相当。在45分钟高强度使用测试中表现稍逊,但在实际日常使用场景下,用户反馈iPhone Air能够稳定支撑全天使用,有线充电速度也比较理想。
Character AI联合耶鲁大学开发的OVI系统实现了音视频的统一生成,通过"孪生塔"架构让音频和视频从生成之初就完美同步。该系统在5秒高清内容生成上显著超越现有方法,为多模态AI和内容创作领域带来突破性进展。
苹果即将发布Apple TV 4K和HomePod mini 2两款产品更新。更值得期待的是三款全新产品:配备7英寸方形显示屏的HomePod Touch将搭载全新homeOS系统,支持Safari、音乐等应用及小组件功能,预计售价350美元;此外还有智能安全摄像头和视频门铃两款配件。这标志着苹果从依赖第三方HomeKit配件转向自主研发智能家居产品的重要战略转变。
这项由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DragFlow技术,首次实现了在先进AI模型FLUX上的高质量区域级图像编辑。通过创新的区域监督、硬约束背景保护和适配器增强等技术,将传统点对点编辑升级为更自然的区域编辑模式,在多项基准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方法,为图像编辑技术带来革命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