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度的机房,服务器又因为高温而出故障了,脸上因为全是汗,所以推上去的眼镜儿一个劲儿的往下滑,工服湿热地贴在身上,为了防尘而穿得鞋套让双脚烧一般的难受,仰脖控了控杯子里已经温了的水,你开始想要… …好了别想怎么才能砸了这个机房了,还是从头开始认真考虑考虑服务器散热的问题吧。
在服务器热管理问题上,有两个法则:10℃法则是指单个电子元器件的温度每升高10℃,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下降50%;1℃法则是指单个电子元器件的温度每下降1℃,电子设备的故障率下降4%。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一些历次重大事件中,均有温度过高导致电子元器件故障引发的灾难性后果,服务器温度控制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了让服务器在寿命方面延长使用、化学方面提高环保能力、在人员方面保障人员人身健康、以及机械方面保证元器件稳定、还有最重要的保证性能,服务器热管理亟需实施。为解决上述问题,华为迅速行动,即将发布下一代V5服务器。V5服务器与华为以往推出的的服务器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大大的不同。
服务器的质量口碑在散热这个分支点上,看似很好获得,实则不然。下一代V5服务器全面继承了华为服务器的技术能力,“质量基因”强大。根据业界知名互联网及金融公司的统计,华为服务器的故障率低于业界15%,其中华为服务器的热管理功不可没。华为服务器的技术开发人员认为,“风为热而来,热因风而散。散热,其实就是一场风与热互相追逐的故事。”所以,下一代V5服务器的前置面板,采用独特的蜂窝状开孔设计,可以有效增加进风面积,提升进气效率且不影响物理结构强度,为风敞开大门,带走服务器内部的热量;在门内,采用流线型风扇框,双层对旋风扇设计,提升风压与加速风的流动速度,让风纵情奔跑。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新一代V5服务器中,还首次使用了新研发的散热专利设计方案——3D VC。3DVC散热技术,是总结华为多年积累的服务器散热经验,通过VC与热管通过毛细烧结的一体化成型工艺,在热管内部适量的低温高挥发液体,让液体在热端受热后快速蒸发,到冷端冷凝后通过管壁的毛细孔的毛细效应回流到热端,如此循环往复而达到散热目的的技术。通过这种毛细烧结工艺及液体的相变过程,大幅提升了服务器的散热面积与散热系数,从而提升了散热效率,同时节约了能耗。
据下一代V5服务器的研发人员介绍,服务器的散热设计都需要经过严苛的测试,包括HALT等四处极端测试及硬盘抗震设计。华为还在不断优化CPU的散热设计,CPU散热片历经7代的演进延续,CPU的散热器技术也从简单的纯金属结构,走向局部的相变均温以及整体的相变均温技术,支持的CPU功耗也数年前的几十瓦到现在的两百多瓦。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比如服务器中的主要热源CPU,这里是风到不了的地方,如何把热引出来成为了难题。下一代V5服务器的研发人员背靠技术实力进一步创新,专门为服务器中的主要热源CPU量身定制了合金散热器,并使用热管塔式焊接工艺焊接,热管散热可以解决横向均温和纵向把热传递到翅片,使热在翅片平面内迅速扩散进行换热,从而提升CPU的散热效率,让热无处可藏。
实际上,服务器遇到难题挑战总是层出不穷,比如当企业新兴业务不断发展,数据流量急剧增长,数据量急速膨胀时,服务器要顶住压力的同时还要具备高的处理效率。面对业界发出的新需求,华为坚持创新,面向全球布局研发机构,并将每年营业收入的10%投入研发,在Gartner的象限挑战中,稳居全球市场TOP3。
另外,下一代V5服务器“创新基因”也体现在对抗热辐射上。热具有热辐射的特性。为避免服务器内部多个CPU或模块之间的热辐射干扰,下一代V5服务器的研发人员通过专利设计的分流式导风罩,既可以让前面CPU的热温,通过倒风让其走到后面CPU的两侧来,也可以把冷风从前面CPU的顶部引导到后面CPU上来,从而消除级联加热,避免传统的多颗CPU前后影子布局带来的热干扰。另外,在服务器内部还采用了前面节点风道与后面IO模块风道相互独立的设计,大幅提升散热效率,为服务器性能的稳定发挥保驾护航。
即使有技术为盾、创新为矛,散热设计也不能仅凭感觉或经验,还需要辅以科学的检测工具与方法。下一代V5服务器热仿真监控模块可以直观的展现服务器机房的热力成像图,是追踪服务器内部热点聚集的有力武器,再辅以FDM深度故障诊断,让热无处遁形,使服务器发挥最大能效。
据悉,华为新一代V5服务器中,还首次使用了多种新研发的散热专利方案,如纵向涡、可拆分翼型散热结构等,让服务器运行更稳定,性能发挥更出色,满足企业用户未来3-5年的技术发展要求。华为目前已经设立了卡诺实验室,开始了前瞻性的散热技术预先研发,华为服务器将继续在每一个不被注意的细节点上,追求散热效率的极限。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延世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AI推理过程中的信息密度模式,发现成功的AI推理遵循特定规律:局部信息分布平稳但全局可以不均匀。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的均匀信息密度假说在AI领域的应用,为构建更可靠的AI推理系统提供了新思路,在数学竞赛等高难度任务中显著提升了AI的推理准确率。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蒙特利尔大学团队发现让AI"分段思考"的革命性方法Delethink,通过模仿人类推理模式将长篇思考分解为固定长度块,仅保留关键信息摘要。1.5B小模型击败传统大模型,训练成本降至四分之一,计算复杂度从平方级降为线性级,能处理十万词汇超长推理,为高效AI推理开辟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