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玛雅历法到圆周率,从万有引力到二进制,科技技术的持续飞跃,为计算注入新能量。如今,随着人工智能、IOT及数字化等新型技术的驱动,人类已然进入了一个全新数字和智能云时代。
新技术的迅速崛起,让计算面临着各种挑战。华为作为国内知名企业,正试图通过创新的力量,让计算变得更简单。
7月6日下午,华为在北京发布"无边界计算"服务器战略及系列解决方案。本次发布会,华为不仅回顾了其过去4年服务器的发展历程,而且阐述了其全新的"无边界计算"服务器战略,并发布了V5系列解决方案。腾讯作为华为的合作伙伴,其服务器运维总监林哲伟出席发布会并分享了腾讯服务器的运营管理经验。
腾讯从成立至今,IDC从0到现场300个,服务器数量已增至70万台,运营之路从最开始的人工支持模式演变到工业标准化。林总表示:"随着云时代的来临,腾讯IDC带来诸多挑战,其中服务器的质量和弹性最为明显。"
到底腾讯传统业务和云业务有哪些区别?林总提到,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业务要求服务器的稳定性,而如今更多的还是以服务为主,并且对服务器质量要求极高;二是弹性,云对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及运营服务的要求很高,对存储型服务器、接入性服务器或基础型服务器都有不同需求。因此,高质量、弹性灵活的配置是目前云的主要诉求。
"腾讯是服务器的使用者,并不是生产者,主要通过与各大厂商深入合作来把控服务器链条的质量。目前已经和厂商介绍服务器运营硬件的研发,同时,腾讯对服务器引入生产及中途运营、掌控方面均做了全质量的闭环体系,以控制服务器质量链条。" 林总介绍到。
众所周知,在云计算的驱动下,弹性一词时常被提及。而腾讯在使用服务器过程中,打造了自有的CTO硬件服务能力,在部件采集、审计过程中均做到标准化。林总认为,腾讯不仅仅是服务器的使用者,更像是弹性服务器的缔造者。
在演讲的最后,林总提到了腾讯的一款"黑石物理机"的产品,区别于公有云,黑石物理机是全封闭的黑色云,与云主机同样方便使用,同时也是腾讯运营能力的一种体现,拥有多、快、省等优势,支持多种硬件配置及OS。通过华为FDM技术,可以很快帮助用户定位到故障原因。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云计算已成为全球商业的基础,但许多企业在使用云时仍存在误区。本文总结了5个常见错误:未从战略角度看待云、忽视安全、未将云与AI战略结合、未控制AI成本、被供应商锁定。避免这些错误对充分发挥云的创新潜力至关重要。企业应将云视为战略能力,注重安全文化建设,融合云与AI,控制成本,保持灵活性,以驱动增长和创新。
人工智能革命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CIO角色,为技术领导者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来提升其战略影响力。在东北杂货店,这一转变使未来准备责任得以在整个组织中重新分配。CIO不再是唯一负责预见未来技术需求的人,而是通过赋予业务伙伴AI能力,使展望未来成为共同努力。AI的"WOW"因素不仅提高了效率和生产力,还将CIO从服务提供者转变为赋能整个业务生态系统的动力创造者。
一份新报告预测,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行为、认知和关系。专家们认为,AI 将深刻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能力和自主性,可能导致认知能力衰退、社交技能下降和个人独立性减弱。同时也可能加剧社会极化,削弱共同价值观。尽管存在担忧,部分专家仍对 AI 增强人类能力持乐观态度。这份报告引发了对 AI 如何重塑人类本质的深入思考。
Tomer Cohen作为LinkedIn的首席产品官,负责管理产品、用户体验和客户运营团队。他从以色列移居硅谷,在斯坦福大学就读期间被LinkedIn的理念所吸引。Cohen加入公司后,推动了从桌面到移动平台的转型,并致力于开发社交信息流等产品。他认为LinkedIn的核心价值在于连接人与职业网络,为用户提供发展机会。在Cohen的领导下,LinkedIn从单一的求职网站发展成为日常工作工具,拥有超10亿用户。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借助AI等技术,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