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0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促进云计算健康快速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范围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对我国云计算当前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概括,并对未来三年云计算的发展明确提出了原则思路、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标志着我国云计算在经历了爆炸式的初始阶段自由成长期后,即将步入高速、稳步、规范的发展通道。
作为我国云计算从诞生到飞速发展的亲历者,曙光认为,该计划的制定是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将对行业标准的建立完善、产业框架的优化调整有重要意义。
前瞻布局成为中国政务云领军者
《计划》指出:“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是信息时代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助燃剂。”根据《计划》精神,政务云将成为云计算应用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也是曙光云计算发展的重点布局领域。
在政务云领域,曙光通过建设云计算中心的数据平台,将政务数据不断汇集并打破数据孤岛与信息壁垒,让各个政府部门以往沉睡的海量数据实现横向融合,重新爆发出巨大价值。目前,曙光是国内落地城市最多的云服务商,云服务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气象、医疗、能源、互联网及公共事业等多个领域,并且已在全国近50个城市建立部署了新一代数据中心,成为国内政务云、行业云应用领域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曙光创造性地提出、实践并成功运营出一个响亮的城市云计算服务品牌“城市云®”,将政务上云的服务成功升级。2009年,在中科曙光先进理念的影响下,成都市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城市云计算中心”。历经8年实践,成都城市云“看得见、摸得着、成规模、可复制”的信息化建设模式陆续在更多城市落地、生根,成功培育了曙光的“城市云”品牌及市场。
协同发展建设产业生态的急先锋
推动产业发展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计划》中对此指出,发展云计算产业应整合资源,带动产业链上核心芯片、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关键设备、大数据平台等关键环节的发展,打造协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实现产业整体突破。
近年来,一向嗅觉敏感的曙光也已开始向横向行业挺进拓展,通过整合云计算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构建融合、开放、安全、共赢的产业版图。在2016年的“数据中国加速计划”发布会上,曙光与新锐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公司“寒武纪”签约,就是曙光构建产业生态的重要落子;而不久前,由曙光参与共建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也将开展一系列的数据分析技术研发和应用实践,把大数据技术和云服务生态深度融合,满足对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基础设施、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应用场景的更高要求。
保障质量云安全和服务标准的先行人
新技术的应用落地,还需要统一标准的制定,从而为云计算提供发展方向和框架。因此,《计划》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完善云计算标准体系,积极开展标准的宣贯实施和应用示范工作,在应用中检验和完善标准。
通过8年的实践,曙光已经成长为云安全和云服务技术标准的先行者。作为首批从事云计算技术研发和业务推广的领军企业,曙光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其中就包括参与中国首批云计算支撑性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和《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GB/T 31167-2014和GB/T 31168-2014)的制定工作,并且率先通过了网信办和工信部的云服务安全审查、云服务能力增强级认证。
《计划》发布后,未来三年,云计算行业技术健全标准有望大幅度健全,在这一过程中,中科曙光也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分享经验成果,为行业健康规范发展贡献力量。
相应号召一带一路战略的践行家
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大主体,中国企业应该拥有全球化的眼光和目标。对于云计算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计划》指出,要逐步建立以专业化、市场化为导向的海外市场服务体系,支持骨干云计算企业在海外进行布局。而早在几年前,曙光就适时推出了自身的国际化战略并初见成效,在欧洲、非洲、东南亚以及俄罗斯等地取得了不同层次的突破。未来几年,为配合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曙光将继续把优秀的云技术、云产品、云服务、云模式带到更多国家和地区,让技术革新惠及更加广泛的人类社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研究院推出VIBEVOICE,这是一种革命性的AI语音合成技术,能够一次性生成长达90分钟的多人对话音频。
成均馆大学团队开发出选择性对比学习新方法,让机器通过观察人类交互场景学会识别物体功能部位。该技术突破传统局限,采用动态学习策略,能根据信息质量调整学习方式,在多个数据集上显著超越现有方法,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智能交互应用奠定重要基础。
微软与三星达成合作,将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集成到三星的智能电视和显示器产品中。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或遥控器直接与Copilot交互,获得智能问答、内容推荐、设备控制等服务。这一合作标志着AI助手从传统计算设备向家庭娱乐设备的进一步扩展,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观看体验。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EgoTwin系统,这是首个能够根据文字描述同时生成第一人称视频和匹配人体动作的AI框架。该系统通过创新的头部中心动作表示方法和因果交互机制,解决了视角对齐和动作画面同步的核心难题,在17万样本的真实数据集上实现了显著性能提升,为VR内容创作、影视制作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