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2017年2月20日】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今日宣布,因聚而生——ΣCO-Partner,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7将于3月9日至10日在湖南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华为将向来自全国各个领域的10000多名生态精英全面传递华为在数字化转型时代下的生态理念与愿景,分享在数字化转型时代下的成功经验,展现华为在全球最前沿的ICT基础设施平台及上百个与生态伙伴联合开发的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案。
2016年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携手合作伙伴通力合作,再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2016年同比增长保持在40%以上,其中产单合作伙伴在数量上达到了近6000家;同时经过持续的赋能,合作伙伴的经营质量也有很大提升:业绩超过1亿元的合作伙伴超过了30家,金银牌总数超过了700家;分销业务快速增长,收入增幅超过65%,销售规模和渠道质量不断提升;此外,80%以上的服务是由合作伙伴进行交付的。
2017年,数字化转型和全面云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各行业客户亟需可持续共同发展的伙伴,依据行业特性和发展方向,打造新ICT基础架构平台,并以此建立数字化转型与商业价值之间的真正联系。随着转型门槛的提升,客户、合作伙伴、厂商之间的联系需要更加紧密,形成数字化转型共同体,构建出ICT新生态。其中,客户已清楚地知道,数字化转型无法靠一己之力实现,需要更加专注于业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合作伙伴(中间商)需要由“线性”渠道商向“矩阵”增值服务商转型,厂商则需要聚焦核心技术,打造基于业务驱动的、一站式的基础设施架构平台。
在ICT新生态中,Leading New ICT是生态的内核和土壤,也是华为所具备的核心能力;在华为提供的生态平台上,所有的合作伙伴都是“生态者”,大家为了 “数字化转型”这一共同的使命聚集在一起,以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参与生态建设,在实现生态繁荣的基础上,成就彼此,因聚而生。为此,合作伙伴大会也顺势变成了“ΣCO-Partner,生态伙伴大会”。
如何理解“ΣCO-Partner”? “ΣCO”即“ECO”, “Σ”即E,其本意就是聚合,取聚合生态之意,与“因聚而生”相互呼应。在本次生态伙伴大会上,你将看到ICT新生态的动作和成果,同时能感受到这一新生态不仅可以包容、孕育不同的合作伙伴及合作形式,而且不管你处在哪个发展阶段,都能从中获得成长的环境和养分,并实现创新,成功。
除了上述几点变化外,首届“ΣCO-Partner,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还有多个值得期待的亮点:
大会亮点一:因聚而生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所有企业未来获取商业成功的必由之路,但单一企业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无法凭借自身完成,需要依靠拥有深刻行业洞察的合作伙伴,携手完成转型。因此华为倡导打造“客户+合作伙伴+华为”的数字化转型共同体,并以领先的新ICT技术和创新的商业模式构建平台强大能力,以共赢的合作政策和持续的人才培养计划赋能生态长远发展,凭借平台生态双驱动,助力客户实现转型和商业成功,实现生态可持续的繁荣发展。
大会亮点二:数字化转型 触手可及
作为每一年大会的“重头戏”,展厅都拥有非常高的人气。今年大会的展厅将包含以华为云数据中心为主的ICT基础设施平台区,以人才生态、伙伴、技术服务等为主的生态力量区,以各种行业解决方案为主的、场景化的业务体验区,以及Σ-Talks演讲区等。旨在为与会嘉宾打造一个全行业、多场景、全体验的行业数字化转型体验专区,并通过沉浸式ICT基础设施平台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展现华为在ICT生态圈中土壤和能量的生态定位。其实不只在展厅,嘉宾在整个参会过程中,都将尽享更便捷的全数字化体验。
大会亮点三:百位业界大咖 碰撞智慧火花
本次大会设计了20余场包含华为高层、全球合作伙伴、业界领袖和跨界精英的主题演讲,将分享100+个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旨在碰撞出数字化转型时代的智慧火花;同时规划了近30个开放分论坛,其中包括展现华为行业影响力的12个行业分论坛,展现产业影响力的10个技术分论坛和展现生态影响力的4个渠道/服务分论坛等,旨在呈现全球最前沿的数字化转型体验。
大会亮点四:ICT生态之行闪亮发车
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让区域伙伴和客户也能体验到华为最新的生态理念与成功案例,华为将在3月下旬开启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的ICT生态之行,持续推动生态蓬勃发展。而承担生态之行重任的3辆展车也将在本次大会上闪亮发车,精彩不容错过。
3月9日至10日,我们与您相约湖南长沙,共建数字化转型共同体,凝聚合力、释放潜能、创造价值,共享数字化转型的成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里团队开发的FantasyPortrait系统突破了传统人像动画的局限,通过隐式表情表示和掩码交叉注意力机制,实现了高质量的单人和多人肖像动画生成,特别在跨身份表情迁移方面表现出色,为视频制作和虚拟交流等领域带来新的技术可能性。
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AnyI2V系统实现了从任意条件图像到视频的生成突破。该系统无需训练即可处理多种输入模态(包括3D网格、点云等),支持用户自定义运动轨迹控制,并通过创新的特征注入和语义掩模技术实现了高质量视频生成,为视频创作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便利工具。
Akamai坚持“简而未减、网络先行、拥抱开源”的独特定位。凭借“鱼与熊掌兼得”的特色,过去几年,Akamai在电商、流媒体、广告科技、SaaS、金融科技等行业客户中获得了广泛认可。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KL-tracing方法,能让视频生成AI模型在无需专门训练的情况下进行精确物体追踪。该方法通过在视频帧中添加微小追踪标记,利用模型的物理理解能力预测物体运动轨迹。在真实场景测试中,相比传统方法性能提升16.6%,展现了大型生成模型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中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