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2017年2月13日】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简称:上海交大)与华为的创新人才中心校企合作签约仪式顺利召开,标志着华为与上海交大,携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内忧外患”, 唯有合作创新方可屹立于新时代之巅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上海交大一直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经过121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大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上海交大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当前,云和大数据正在或即将颠覆传统行业,上海交大热切期盼新技术应用到教学与实践中来。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将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就曾指出:加快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要面向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因材施教,促进学习者释放潜能;同时按照“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改变被动传授、机械训练、简单重复的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新课改理念多样化、行之有效的实现形式。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可以为高校带来最新的ICT技术,并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按照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设置新技术课程,提供最新的ICT实验环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掌握新技术的能力。
上海交大与华为共建的创新人才培养中心只是第一步,双方还建立了IT融合实训室。该IT融合实训室标准版能够支持多种华为认证:HCNA-Storage、HCNA-Cloud、HCNP-Cloud、HCIE-Cloud、HCNA-Big Data。同时,实训室从存储、云计算、大数据这三个方向展开数十种课程和实验,涉及内容丰富且实用,并可以同时容纳多人同时开展实验,这对上海交大ICT创新人才的培养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未来,上海交大还将进一步加深与华为的合作,打造更多全新的IT融合实训室。
华为ICT学院创新教育模式打造良性人才生态链
此次华为与上海交大签署的ICT创新人才中心合作,是华为专门针对重点高校的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属于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简称华为ICT学院)的最高阶形式,旨在培养顶尖的ICT创新型人才,面向在校大学生,推广华为ICT技术与产品知识,鼓励学生参加华为职业认证,旨在为社会及华为产业链培养ICT人才。
华为企业BG培训与认证部部长冯宝帅表示:“信息技术产业正在经历一次新的浪潮,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为热点的,新型的全联接、智能化的数字社会正在到来。在这轮变革浪潮之中,ICT人才,特别是具备扎实功底和创新思维的高端人才,将是最宝贵和稀缺的资源。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在云、大数据等领域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也希望通过此次合作,能把我们企业的先进技术传递到学校,最终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发挥最大的价值。”
华为相信知识创造机遇,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华为希望通过在全国各地建立ICT学院、设立奖学金、开展大学生实习项目等来促进知识分享,创造机遇。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大学就读期间学到与社会接轨的知识,以提高在应届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对于华为产业链上的企业、华为的经销商来说,人才的招聘则是始终困扰他们的问题。而随着ICT行业的蓬勃发展,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只会越来越突出。
“引领ICT技术发展,播种ICT行业未来,打造良性人才生态链。”是华为ICT学院始终不变的信念。华为ICT学院采用全新的合作新模式,把华为、院校、教育合作伙伴和华为产业链上多家企业联接在一起,共同构建领先的ICT良性人才生态链。
上海交大与华为强强联合 共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上海交大与华为的合作,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将共同探索出一条面向未来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之路。上海交大华为创新人才中心成立后,双方将共同开发基于云、大数据的创新型课程,并将于今年下学期正式纳入上海交通大学课程计划之中。
上海交大教务处副处长、上海交大工程训练中心常务副主任付宇卓教授表示:“上海交大找企业合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企业承载的教育意义。华为基本法不仅影响华为人,也影响了很多从事IT行业的人和即将步入该行业的在校大学生;相信在以后的合作中,华为也能传递这样的正能量。第二,面向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上海交大约三分之二的本科生毕业后会继续深造,上海交大一直在思考未来人才的培养方式,包括新技术应用与创新思维模式。未来的教育需要更多的承载,我们需要找到像华为这样的企业来一起培养学生,而企业也需要面向未来的员工。”
对于上海交大的学生而言,新生一入校,便有一张成长路线图摆在他们面前:即大一学生学习由学院与企业编写的实用课程,通过认知实习参观企业,聆听企业的校园讲座,参加各种活动,同时在各类暑期见习项目中开展实践活动;大二、大三“小试牛刀”,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各层次创新项目;大四、研究生、博士生“工程实战”,配备导师。这一切,入校的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同时,华为的教育合作伙伴在华为ICT人才链上承担着很好的桥梁作用,通过组织培训,培养了大批在校的ICT人才,并通过华为人才双选会等活动将人才推送给华为产业链上的企业,解决了他们人力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有的经销商更是委托华为的教育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定向培养人才,通过淘汰、订单式的培养,精准的甄选出一大批优质的ICT人才。
上海交大与华为共建创新人才培养中心的人才生态模式的建设,将华为、院校、教育合作伙伴和华为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有机的联接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ICT人才生态的健康发展。
华为是新ICT人才生态的播种者
面对我国教育中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挑战,以及校企合作中的多赢机制和质量管理两大难点,上海交大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主动引入华为的优质资源,从办学理念和运行机制、质量保障体系,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了深入、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创建了以全方位校企合作为基础的教育实践教学新体系。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职能,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中,学校无疑占主导地位。通过探索和实践,上海交大在与华为合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要求;合作的标准必须满足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对华为而言,作为企业,以经济利益为先,需要的是很快就能适应岗位要求的员工。对学生而言,他们也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个性的成长需求。上海交大与华为共建创新人才培养中心的模式把这些需求统一、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双赢。未来,华为要做好新ICT人才生态的播种者,进而成为培养和输送未来新ICT人才的桥梁和典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串流技术正打破传统游戏边界,让"即点即玩"的畅快体验触手可及,不仅重塑了玩家的游戏方式,更将引领整个产业迈向云端加速迈进。
高通宣布收购越南 AI 研究公司 VinAI 的生成式 AI 部门,金额未披露。这标志着高通持续扩张 AI 工具领域。VinAI 由前 DeepMind 研究科学家 Hung Bui 创立,开发多种生成式 AI 技术。此次收购将增强高通在 AI 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有望为多个行业和消费者带来创新。
GameForge AI 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游戏开发平台,可帮助用户轻松创建自己的游戏世界。本文介绍了 GameForge AI 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创建角色、场景和任务等。虽然 AI 生成速度较慢,但平台对游戏设计师、桌游爱好者和学生等用户都很有吸引力。与其他 AI 创作工具相比,GameForge AI 更注重构建复杂的叙事驱动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