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主可控成为一件产品的标签之后,对于用户来说,当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心里就会很踏实,那么究竟什么是大家嘴里所说的自主可控呢?
可控指的是对于信息和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管理,防止非法利用信息和信息系统,是实现信息安全的五个安全目标之一。而自主可控技术就是依靠自身研发设计,全面掌握产品核心技术,实现信息系统从硬件到软件的自主研发、生产、升级、维护的全程可控。
现如今,自主可控成为了我们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信息安全方面意义重大。
近日,东软携手龙芯中科在北京共同发布业内首款通过国家级认证的自主可控千兆防火墙产品,这是东软在网络安全方面首款基于龙芯中科的芯片所正式推出的产品,两家誓将自主可控、国产自主芯片信息安全进行到底。
东软集成安全网关( NISG)系列产品是面向应用的下一代防火墙。它通过模块化设计,集防火墙、VPN、DoS/DDoS攻击防御、入侵防御、防病毒、反垃圾邮件、URL过滤、应用协议识别与控制等多项尖端安全技术于一身,为用户提供业界领先的一体化安全解决方案。东软NetEye集成安全网关NISG6000-AQKK采用国产龙芯CPU,其4G吞吐量在国产化平台中处于领先地位。
众所周知,采用非自主可控技术的产品底层有可能存在难以预计的后门风险,采用龙芯CPU将会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并在此基础上从安全网关的层面进一步提高安全可控能力,从而实现软硬件两个层面的完全自主可控,这将对于网络安全企业以及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据悉,此前东软与龙芯中科已在多方面逐步展开合作,关于这次在安全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双方表示将聚焦在自主可控、国产自主芯片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领域,进一步挖掘双方契合点,发挥各自优势,建立长期、广泛、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中国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产品市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就面向未来的具体动作,东软集团网络安全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泉表示,“构建一个完全基于龙芯CPU新品的全线安全产品线将是我们未来几年的努力目标之一。 “
编者后记
中国在网络安全方面上的进步有目共睹,在自主可控这条路上的探索也正在进行,未来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网络安全厂商之间的合作,毕竟网络安全涉及到的是国家安全,网络技术这把锋利的双刃剑无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明确表示要成为互联网一切事物的主导界面。AI智能体正在改变用户的数字习惯,从健康记录分析到购物指导,ChatGPT已经在多个领域扩展影响力。用户快速采用AI工具,但企业和生态系统的适应速度滞后。电商领域的权力分配尚不明确,用户偏好AI驱动的答案优先体验,品牌则推动生成式引擎优化。研究旨在了解用户与企业在AI变革中的适应差异。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