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主可控成为一件产品的标签之后,对于用户来说,当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心里就会很踏实,那么究竟什么是大家嘴里所说的自主可控呢?
可控指的是对于信息和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管理,防止非法利用信息和信息系统,是实现信息安全的五个安全目标之一。而自主可控技术就是依靠自身研发设计,全面掌握产品核心技术,实现信息系统从硬件到软件的自主研发、生产、升级、维护的全程可控。
现如今,自主可控成为了我们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信息安全方面意义重大。
近日,东软携手龙芯中科在北京共同发布业内首款通过国家级认证的自主可控千兆防火墙产品,这是东软在网络安全方面首款基于龙芯中科的芯片所正式推出的产品,两家誓将自主可控、国产自主芯片信息安全进行到底。
东软集成安全网关( NISG)系列产品是面向应用的下一代防火墙。它通过模块化设计,集防火墙、VPN、DoS/DDoS攻击防御、入侵防御、防病毒、反垃圾邮件、URL过滤、应用协议识别与控制等多项尖端安全技术于一身,为用户提供业界领先的一体化安全解决方案。东软NetEye集成安全网关NISG6000-AQKK采用国产龙芯CPU,其4G吞吐量在国产化平台中处于领先地位。
众所周知,采用非自主可控技术的产品底层有可能存在难以预计的后门风险,采用龙芯CPU将会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并在此基础上从安全网关的层面进一步提高安全可控能力,从而实现软硬件两个层面的完全自主可控,这将对于网络安全企业以及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据悉,此前东软与龙芯中科已在多方面逐步展开合作,关于这次在安全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双方表示将聚焦在自主可控、国产自主芯片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领域,进一步挖掘双方契合点,发挥各自优势,建立长期、广泛、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中国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产品市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就面向未来的具体动作,东软集团网络安全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泉表示,“构建一个完全基于龙芯CPU新品的全线安全产品线将是我们未来几年的努力目标之一。 “
编者后记
中国在网络安全方面上的进步有目共睹,在自主可控这条路上的探索也正在进行,未来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网络安全厂商之间的合作,毕竟网络安全涉及到的是国家安全,网络技术这把锋利的双刃剑无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artner预测,到2030年所有IT工作都将涉及AI技术的使用,这与目前81%的IT工作不使用AI形成鲜明对比。届时25%的IT工作将完全由机器人执行,75%由人类在AI辅助下完成。尽管AI将取代部分入门级IT职位,但Gartner认为不会出现大规模失业潮,目前仅1%的失业由AI造成。研究显示65%的公司在AI投资上亏损,而世界经济论坛预计AI到2030年创造的就业机会将比消除的多7800万个。
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的GraphCast是一个革命性的AI天气预测模型,能够在不到一分钟内完成10天全球天气预报,准确性超越传统方法90%的指标。该模型采用图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学习40年历史数据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在极端天气预测方面表现卓越,能耗仅为传统方法的千分之一,为气象学领域带来了效率和精度的双重突破。
人工智能正从软件故事转向AI工厂基础,芯片、数据管道和网络协同工作形成数字化生产系统。这种新兴模式重新定义了性能衡量标准和跨行业价值创造方式。AI工厂将定制半导体、低延迟结构和大规模数据仪器整合为实时反馈循环,产生竞争优势。博通、英伟达和IBM正在引领这一转变,通过长期定制芯片合同和企业遥测技术,将传统体验转化为活跃的数字生态系统。
韩国成均馆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首个机器遗忘可视化评估系统Unlearning Comparator,解决了AI"选择性失忆"技术缺乏标准化评估的问题。系统通过直观界面帮助研究人员深入比较不同遗忘方法,并基于分析洞察开发出性能优异的引导遗忘新方法,为构建更负责任的AI系统提供重要工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