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商业决策,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越来越依赖于数据,数据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而企业关键业务对存储设备的可靠性、性能、服务化定制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近两年,华为存储持续发展,不断创新,市场表现好过很多人的预期。根据分析师的报告:2015年Q1,华为存储在中国市场销售收入排名第一、连续12个季度全球市场销售收入增长率排名第一。华为存储瞄准的正是为行业带来一场颠覆式的创新和标杆。
标杆不是喊出来的, 是做出来的
存储是个高门槛的领域,用户核心业务数据对存储设备的要求永远是稳定、安全第一,根据ESG 2014年对500家CIO做的调查,对存储最核心的诉求就是“高可靠性、高效率、高性能及面向云架构的延伸能力”。华为存储要做的正是这几点:在保证高可用的前提下, 做到最佳的效率、海量扩展、极致性能。
1.高可用性是企业存储的基础
业务永续永远是企业数据中心的第一需求, 也是华为存储绝对投入的重点研发项目。华为OceanStor存储通过架构、软件、方案可靠性设计,达到针对关键数据6个9的可靠性。
今年5月华为新推出的高端存储OceanStor 18000 V3, 就采用单引擎内部双点容错设计,可以扩展至16个控制器,保障了架构的可靠性, 是业内竞争对手的2倍, 完美解决了企业90%由存储单点故障引发的宕机概率;软件层面, 通过分布式虚拟化Raid2.0+设计,使得磁盘在发生故障情况下重构时间缩短95%,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确保核心业务稳定在线,对于1TB空间的重构时间缩短至低于30分钟, 而业内的平均时间则是10个小时;方案层面, 无网关双活业务连续性方案设计也被OceanStor V3天然融合, 通过HyperMetro特征保证组网中免去一层单点故障, 进一步提升了存储解决方案的可用性。
2.效率问题如何解决?华为存储最为强调的是“融合”!
数据割裂之所以难以解决,既是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历史遗留问题所致,也受到传统经典存储技术发展的思路影响。很多厂商的方案解决了数据共享的问题,却解决不了业务不间断、灾备、数据安全等问题。这个难题为何华为可以突破呢?
华为存储在软件平台上已经具备领先的技术能力,在搭载OceanStor OS的V3系列存储系统中,华为存储首先在业内做到了多种协议融合、硬盘和SSD融合、主存备份融合、高中低端融合,异构存储融合。为进一步降低客户TCO和提升效率。
2015年, 华为通过SmartContainer特征实现数据和应用的融合, 把业务以容器的形态放到了存储控制器中, 省去购买服务器的成本。
3.海量弹性扩展
存储设备支持的最大容量可以说是与时俱进, 已经由两年前几个PB扩展到目前的几十PB, 但在面向海量应用的时候, 实际业务并不仅仅关注存储设备的最大容量, 转而容量、性能、功能、业务的全方位融合才是客户真正的需求。华为存储在不牺牲存储功能的前提下, 通过性能与容量的线性增长, 很好的满足了客户业务不断增长对存储性能的需求;
华为大数据存储OceanStor 9000能够实现从3节点到288节点的平滑扩展,最大实现60PB的容量。在媒资领域,基于华为存储独有的协议设计, 华为存储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可实现一套存储支持全业务流程,在单一数据资源池完成视频采集、编辑、送播、管理、媒资库保存全流程共享,使得总体制播时间缩短60%。客户仅在性能或容量不足时, 通过购买新的存储即可满足业务需求, 靠的正是容量和性能的平滑扩展。
4.强有力的性能冠军捍卫者
SPC(存储性能理事会)是针对块存储性能做出评测的第三方机构, 广泛得到存储业界厂家, 渠道和客户的认可。华为存储在过去8年12次打破SPC-1™世界纪录不可谓不是奇迹, 同样, 在今年“高端存储新标杆”OceanStor 18000 V3发布会上, 华为通过混合阵列即可实现最大300万IOPS和稳定时延低于1ms,性能再一次打破目前纪录, 正式的SPC-1™性能测试报告将于9月发布。
在文件存储领域, 性能评测机构主要以SPEC(Storag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operation)为参考, EMC, NetApp,HP等主流厂家全部参与该组织测评, 华为存储更是在2年前就取得了超过500万SPEC™ OPS性能, 是第二名的3倍。
客户认可的,才是真正的标杆
事实上, 华为存储已经被全球超过4000家的客户广泛使用, 行业覆盖政府, 运营商, 媒体, 金融, 能源, 电力等。
在对存储系统有严苛要求的金融领域, 华为存储已成为中国传统金融四大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重要供应商, 在海外也雨后春笋般服务于顶级金融机构。Banca D‘Italia意大利中央银行,也是欧洲中央银行的重要成员单位, 选择华为存储满足其文件数据库存储一体化需求,存储效率从50%提升至85%以上。
在运营商领域, 华为更是大步前进。在保加利亚, 华为OceanStor 18000高端存储有效整合了当地最大运营商VIVACOM分散的计费存储系统, 彻底解决了计费系统“数据孤岛”问题,存储系统资源利用率从50%提升至90%以上。
在媒资领域, 华为广泛和国内外ISV合作, 目前正在热映的《小黄人》制作公司法国照明娱乐, 正是华为存储的客户; 在中国, 华为存储也帮助深圳广电集团打造业界首个全媒体融合新闻中心, 提供200台高清云编辑站点存储设备,实现生产业务向更灵活的网络化生产模式演进,支撑《深视新闻》《直播港澳台》等多档新闻节目实时制播,制播效率提升50%。
现在是,未来也是标杆
华为存储的发展有目共睹,无论是新推出的高端存储、统一平台OceanStor OS,还是OceanStor 9000都在存储业界取得了一系列标杆成绩。那么当下, 华为存储把注意力更集中到了软件创新。华为有信心成为未来存储领域最主要的贡献者之一。
在2014年的云计算大会上华为存储提出了“业务驱动存储”的策略,在华为看来,不管是软件定义,还是硬件重构,都是基于业务需求,存储产品和方案始终都是要满足企业现在抑或未来的实际需要。提出“业务驱动存储”这一话题本身就是一种产品、市场战略和营销上的突破,回到产品,华为存储有相应的技术和产品加以支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宣布获得400亿美元融资,估值飙升至3000亿美元,成为史上最大私募投资。这笔资金将用于AI研究、基础设施和产品开发,显示了AI在企业技术领域的重要性日益提升。OpenAI用户数量激增,每小时新增100万,反映出其在激烈竞争中的强劲增长。此轮融资强化了OpenAI在企业AI解决方案市场的地位,企业决策者需密切关注AI技术的快速发展。
OpenAI 宣布计划发布自 2019 年以来首个"开放权重"语言模型,这标志着该公司战略的重大转变。这一决定源于开源 AI 的经济压力,反映了基础模型商品化的趋势。此举可能重塑企业 AI 实施策略,尤其是在受监管行业中。OpenAI 面临在开放性和责任之间取得平衡的挑战,同时也凸显了 AI 行业竞争格局的根本变化。
Microsoft 正在对 Windows 系统崩溃时显示的蓝屏 (BSOD) 进行重新设计。新设计简化了界面,保留了技术信息,旨在提高用户生产力恢复速度。新版 BSOD 移除了表情符号和二维码,但保留了错误代码和失败进程信息。这一变更反映了 Microsoft 对提升用户体验的持续关注。
CarMax 作为美国最大的二手车零售商,年收入超过 265 亿美元。在 Shamim Mohammad 的领导下,公司成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成为汽车行业的领先者。通过建立强大的技术基础、优化数据策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采用产品运营模式,CarMax 正在重塑汽车零售的未来。Mohammad 的前瞻性领导力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使 CarMax 在数字化时代保持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