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9月06日 编译:英特尔本周四表示将投资5000万美元,为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及荷兰应用研究科学院TNO提供工程资源,旨在促进量子计算的发展。
量子计算可望有多个突破,而且有可能导致各种相应的应用的出现。量子计算机用的是量子比特(bit),或量比特(qubit),量比特可处于多个状态,并且可以并行运作。量子计算机有望取代现时那些靠晶体管和二进制数字进行运算的计算机。
英特尔的投资有可能令量子计算更多地被人认识,量子计算的商业化仍有待数年,IBM一直是量子计算机空间的科技巨头玩家之一,IBM正斥资几十亿开发处理器供量子计算机使用。
其他诸如谷歌及NASA等组织也在忙着着手量子计算的事,芯片巨头英特尔表示,英特尔可以在制造和结构技术方面为量子计算研究出一份力。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Brian Krzanich在博文中表示:
量子计算前途大好,但也面临很多需要克服的重大挑战。它属于亚原子领域,传统的基础物理概念已不适用,在亚原子层面上,电子真的可以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可以同时以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分享旋转。
这种不确定性有其大有可为的一面,但有其极为复杂的一面,当然,对于像我一样喜欢物理的人来说,这无疑也是一个难得的、激动人心的挑战。我们要如何将几千个量子比特(或量比特)连在一起呢?我们要如何控制呢?我们怎样才能稳定地制造、连接和控制更多的量子比特呢?即便是测量量子比特信号也需要全新的低温电子设备,它们目前尚不存在。
对于英特尔来说,押在量子计算机这一注是一种参与姿态,是让人知道英特尔在市场中的份量。Krzanich表示,科技行业在量子计算上必须齐心协力才能令其成事进入实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在生成式AI爆发初期便敏锐意识到了人工智能培训的重要性,2023年宣布启动“AI就绪(AI Ready)”计划,通过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架构,不仅着眼解决当下企业AI应用的人才缺口,更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构建了AI人才储备体系。
OpenAI 宣布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自 GPT-2 后首个开源语言模型,由研究副总裁 Aidan Clark 领导,预计初夏推出。该模型针对高端消费硬件,可灵活启用推理功能,并采用宽松许可证和严格安全评估,此举旨在应对 DeepSeek、Meta 等开源对手的竞争。
Ocient成功融资4210万美元,加速研发基于NVMe SSD与计算近接存储架构的绿色、低成本大数据与 AI 分析解决方案。
联想推出了21款全新存储产品(含液冷HCI系统),帮助企业快速构建AI基础设施,推动IT现代化、提高数据管理效率、降低能耗,并满足多种企业级AI与数据更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