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12月15日 新闻消息:全球电脑产业夕阳西下,PC苟延残喘在智能手机的阴影之中,老牌电脑大厂惠普,首当其冲。不过,惠普并不认同电脑或者计算机这种产品将作古。
据美国科技新闻网站“技术评论”报道,惠普已经召集了一百多名研发人员,正在推翻1940年代以来建立的电脑开发设计理念,正在研发全新的计算机和操作系统,其中惠普将抛弃内存和硬盘单独设置的做法,统一采用一种存储设备。
惠普这一计划十分宏大,涉及全新的电脑或服务器硬件,全新的操作系统,新的电脑,可能不再使用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
据报道,这种全新的计算机在惠普公司内部的研发代号为“机器”(TheMachine)。惠普希望“机器”能够掀开计算机发展历史上新的篇章,这种计算机性能更加强大,此外更加节省电能。
自从1940年代以来,计算机的设计中,内存和硬盘被分为两种存储介质,其中内存访问速度更快,用于保存临时性的数据,硬盘访问速度较慢,用于保存永久性的电脑数据。
惠普“机器”最大的突破,将取消内存和硬盘的传统存储概念,惠普将采用一种统一的存储介质,取代内存和硬盘。据悉,如果目前电脑中内存和硬盘之间频繁的数据传输和转移被取消,则可以大大提升电脑的处理速度。
“机器”项目的首席架构师布尼克(KirkBresniker)表示,计算机发明时期所构建的模型,今天仍然无处不在,这种模型已经阻碍了现代计算机的发展。
据报道,“机器”项目由惠普公司内部的“惠普实验室”承担,目前,该实验室的所有200名工程师中,四分之三正在研发“机器”。
布尼克表示,CEO惠特曼本人对于这种新型计算机的研发也十分支持,为此增加了研发开支规模,不过布尼克并未披露“机器”项目的研发预算。
据报道,惠普研发的新型计算机,主要竞争对手是谷歌、Facebook等网络巨头在数据中心中所使用的大量服务器,不过布尼克也表示,新型计算机的设计,未来能够应用于更小型的计算设备。
“机器”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惠普必须在硬件和软件设计方面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尤其是在硬件方面,惠普替代内存和硬盘的全新存储介质采用名为“记忆电阻”的电子零部件,在新存储介质领域,惠普仍需要作出大幅度的完善和提升。
布尼克介绍说,“机器”项目的第一个原型机,将会在2016年推出。不过在此之前,布尼克希望更多的第三方硬件和软件开发商,能够熟悉这款全新的计算机。
惠普也将为全新计算机开发新的操作系统,名为“Linux++”,系统将会在2015年杀青。
届时,惠普将会向第三方开发者提供可以模拟新型计算机的模拟软件,用以测试自家开发的应用软件。
据报道,在惠普的计划中,“Linux++”还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操作系统,惠普还将从头开发名为“Carbon”的操作系统,来适应全新的计算机。
布尼克表示,Linux++操作系统以及软件开发者的参与,将有助于他们熟悉惠普的全新“机器”,帮助惠普的开发工作。未来惠普也会向开发群体做出更详细的说明,比如哪些现有的应用软件在“机器”中可以获得最大幅度的性能提升。
在传统的计算机中,应用软件和文件等数据保存在硬盘或是闪存盘中,每一次运行软件和程序,计算机首先需要把数据从硬盘传输到速度更快的内存中,而一旦停电,内存无法保存数据。这种数据的来回“搬运”,影响了电脑的运行。
惠普根据“记忆电阻”研发的全新存储介质,可以在停电之后保存数据,另外速度比内存更快,另外和同样体积的硬盘相比,可以保存更多的数据。
“机器”中还包括其他的创新设计,比如在计算机各部分转移数据时,将使用光纤取代传统的铜线。
惠普的模拟测试显示,基于“机器”设计方案设计的服务器,将比同类型的服务器性能快六倍,体积只有十分之一,只使用1.25%的电能。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教授UmakishoreRamachandran表示,惠普的新型计算机设计,将会获得谷歌等互联网巨头的高度关注,因为他们在全球拥有大量数据中心,安装了海量的服务器,谷歌和Facebook等希望服务器性能更强大,更节省电能。
不过这位学者也表示,全新的计算机和全新的操作系统,意味着可能采用全新的方式来开发应用软件。
近年来,英特尔、谷歌、亚马逊等公司,一直在对传统计算机进行改造,试图提高处理性能,降低电耗。比如在“超极本”参考设计中,英特尔希望用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取代传统的机械硬盘,提高PC性能,但是这一努力并未成功,市面上的大量电脑,仍然无法脱离机械硬盘。
需要指出的是,惠普的目标很宏大,但是任务十分艰巨,业内人士对于这种新型计算机是否能够研发成功,心存质疑。据悉,单是在基于“记忆电阻”的新存储器的研发上,惠普实验室已经落后于项目时间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nthropic周一发布了旗舰模型Opus 4.5,这是4.5系列的最后一个模型。新版本在编程、工具使用和问题解决等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是首个在SWE-Bench验证测试中得分超过80%的模型。同时推出Claude for Chrome和Claude for Excel产品,分别面向不同用户群体。Opus 4.5还改进了长文本处理的内存管理,支持付费用户的"无限聊天"功能,并针对智能体应用场景进行了优化,将与OpenAI的GPT 5.1和谷歌的Gemini 3展开竞争。
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了Uni-MMMU基准测试,专门评估AI模型的理解与生成协同能力。该基准包含八个精心设计的任务,要求AI像人类一样"边看边想边画"来解决复杂问题。研究发现当前AI模型在这种协同任务上表现不平衡,生成能力是主要瓶颈,但协同工作确实能提升问题解决效果,为开发更智能的AI助手指明了方向。
总部位于圣地亚哥的AI公司耐能发布新一代KL1140芯片,这是首款能在边缘端运行完整变换器网络的神经处理单元。该芯片可将大语言模型从云数据中心转移到便携式本地设备中,四颗芯片组合可实现类似GPU的性能,支持1200亿参数模型运行,功耗降低三分之一至一半,硬件成本减少十倍。
360 AI Research团队发布的FG-CLIP 2是一个突破性的双语精细视觉语言对齐模型,能够同时处理中英文并进行精细的图像理解。该模型通过两阶段训练策略和多目标联合优化,在29个数据集的8类任务中均达到最先进性能,特别创新了文本内模态对比损失机制。团队还构建了首个中文多模态评测基准,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为智能商务、安防监控、医疗影像等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