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作者:俞悦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2008年7月27日
关键字:
作者:俞悦
海耶斯简介:
●1941年7月31日出生于荷兰
●1961年获得电气和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
●1974年7月1日到2003年10月30日,先后在NCR和AT&T公司担任电子工程师
●1990年成为IEEE802.11工作组的主席。
●2001年到2003年服务于Wi-Fi联盟
●2005年至今,在荷兰Delft理工大学担任高级研究员
眼前是碧蓝的大海,抬头是蔚蓝色的天空,你躺在沙滩上,享受这午后阳光。突然,你的手机响了,一接听,原来是公司老板
你马上给一个客户发邮件。没有网线,怎么办?你却微微一笑,
不紧不慢地打开放在身边的笔记本电脑。很快,邮件发了出去,
你的任务也轻松完成。这正是Wi-Fi(Wireless Fidelity)—— 一项无线网络技术帮的忙。有了它,你便可以享受更加舒适的生活。
执着的技术高手
想随时随地上网吗?想摆脱网线的束缚吗? Wi-Fi这种无线网络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只要安装上无线热点(Hotspot),在半径100米的范围内,你便可以随心所欲地上网冲浪。这要感谢一个为Wi-Fi作出巨大贡献的人——被誉为Wi-Fi之父的维克·海耶斯(Vic Hayes)。
海耶斯与Wi-Fi的缘分要从1974年加入NCR说起。当时,他在NCR公司承担着发展工业标准的任务,其中有许多标准至今还影响着互联网,例如将E-Mail发送给接收者的方式等。由于海耶斯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现,NCR公司决定将建立局域无线网络标准的重任交给他。从此,他开始与无线网络交上了朋友,也许连他自己也没有料想到这将是另一番人生事业的开始。
1990年,海耶斯加入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工作组,并担任主席,主持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制定。可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由于WLAN(无线局域网)来自于不同的供应商且价格昂贵,这项工作被认为是毫无前景的。海耶斯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相反,他看到了无线网络辉煌的未来。
“我想让无线网络随处不在。” 海耶斯抱着这样的理想,开始招兵买马。在他的邀请和号召下,许多专家纷纷加入他的队伍,工作组成员一下激增到百人。“他对Wi-Fi有很高的热情,这种热情也感染了其他人。” 曾任Wi-Fi联盟主席的邓尼斯·伊顿(Dennis Eaton)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1997年,在海耶斯的带领下,IEEE802.11工作组建立了第一个无线网络标准802.11,其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到2Mbps。1999年,在此标准上又发展起来了802.11a和802.11b的无线网络标准,其数据传输速率分别为54 Mbps和11 Mbps。如今,随着技术的推进,802.11家族又添了很多新成员:802.11e、802.11g、802.11i等。
“如果没有海耶斯,也就没有Wi-Fi的这些标准。”一家无线顾问组织的创始人Craig Mathias大为赞赏海耶斯的贡献。的确,海耶斯的贡献是无法用尺度来衡量的。这些标准下的Wi-Fi覆盖面积广且传输速度快,并且厂商在建设Wi-Fi的时候不需要耗费资金进行网络布线,而只需要设置热点,因而价格也相对便宜。这些优势使Wi-Fi能够很大程度地满足个人和社会的信息化需求。
优秀的游说能手
如今,Wi-Fi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餐馆、酒吧、机场或是其他一些公共场所加入了Wi-Fi的阵营。这一切正是海耶斯所希望的,他把自己的梦想寄于行动之上。
2001年,海耶斯加入了Wi-Fi联盟,这是一个向各国政府推广Wi-Fi技术的组织。海耶斯经常作为代表飞往各国,与相关政府官员谈判Wi-Fi的建设事宜。正因为这个,以至于有人对海耶斯做出这样的评价:虽然身为技术专家,可他却是个老练的游说能手。
怀抱着将Wi-Fi推向全世界的梦想,海耶斯即使在家也日夜奋战。“我已经忙得没有时间去搞试验了。” 海耶斯笑着说道。走进海耶斯的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台放在地上的服务器,这是一台连接到无线网络的服务器。海耶斯并不用它来研究新的Wi-Fi技术,而是用来推广Wi-Fi技术。
在海耶斯的努力和Wi-Fi联盟的频繁出招下,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已经分配了适用于Wi-Fi的不同波谱。Wi-Fi已经在公司、学校、机场等一些特殊的公共场所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如此,随着Wi-Fi 技术的进一步推广,“Wi-Fi城市”的概念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2004年7月,美国费城首先提出了“无线费城计划”,计划一推出便掀起了一股热潮。美国许多城市纷纷搭乘这一潮流的班车,先后提出建立无线城市的计划,其中包括纽约、旧金山、新奥尔良等城市。
然而,2007年,有报道称:美国多个城市表示,已决定取消或暂停原定覆盖全市的免费Wi-Fi组网计划,理由是Wi-Fi高速无线网络的组网成本和技术难度过高。事实真是如此吗?
海耶斯曾说过:“Wi-Fi在技术方面,我没看到任何阻碍,这仅仅是设立热点然后再使用它这么简单的事情。最主要的障碍在市场方面。”
而国内知名电信专家侯自强发表了他对此事的看法:“Wi-Fi项目之所以在美国遭遇了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组网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技术上要想覆盖公园、广场很理想,但是渗入到室内却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就是收费的问题。”
看来,要想让Wi-Fi快速发展,避免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发生,最先要解决的是运营模式问题。
如今,我们会发现身边有许多公共场所给我们提供免费的无线网络,如机场、咖啡厅等场所。实际上这正是他们的运营模式:依靠附加服务吸引消费者,使自己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凸显独特性。
另外,依靠广告收入也是一条不错的途径。通过播放企业广告来实现盈利的运营模式在网络或其他媒体平台已成为主要手段。对于Wi-Fi提供者而言,这种方法一样适用。厂商可以通过某些技术让免费上网者看到广告,并由此来向广告商收费。
除此以外,就是直接向无线网络使用者收费。这类似于宽带的收费方式,可实行月包、年包等收费制度。可是会有多少人愿意付费使用无线网络,却是一件不太乐观的事情。
现在,北京也已经开始实行无线城市计划,使用Wi-Fi和Wi结合的方式。据报道,中电华通“北京无线城市”项目的一期工程此次开通范围包括:二环、三环、CBD商圈、金融街、中关村地区及望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宣武椿树、亦庄地区等,覆盖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成为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无线城市网络。无线网络在奥运期间将向社会免费提供。而在奥运之后,中电华通将推出20元/天、60元/5天、80元包月和0.12元/分钟四种收费方式。并且中电华通的收费不会设立营业厅,而是通过网上支付来实现。
决胜市场
网络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方式,移动电话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信息的沟通,那么Wi-Fi的出现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多大的影响呢?海耶斯对此信心满满:“将会有更多的充满生气的视频信息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在原来,一位零件采购者只能通过一堆枯燥的零件号码去寻找他要的货物;而有了Wi-Fi和终端设备,他便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器件的模样了。”
海耶斯坚信能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Wi-Fi在未来一定会无处不在。至于Wi-Fi终端将会以什么形式出现,海耶斯笑着说:“有可能是手表,这主要看企业是否能看到市场。”
的确,新技术在被不断地开发出来,但它会以何种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这主要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此方面需求以及商家是否能抓住这种潜在需求开发市场。
如今,消费者越来越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上网,网线终将成为负担。正是瞄准了这一点,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厂商先拔头筹,推出了不少内置Wi-Fi功能的产品。持有这类笔记本电脑或手机,消费者便可以在设有无线网络的区域内享受网络冲浪。
另外,Wi-Fi相机也给摄影爱好者和外出旅游人员提供了不少方便。只要在旅游地区设置Wi-Fi热点,持有Wi-Fi相机的人便可以实时将拍摄到的图片传回电脑。这不仅节省了相机的空间,而且也可以让远方的人第一时间欣赏到你的作品。同时,Wi-Fi还可以为一些专业人士服务,例如警察、消防员等。他们需要实时掌握动态,需要有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沟通。
实际上,Wi-Fi技术有许多潜在的市场等待我们去探寻。企业要善于利用Wi-Fi优势,寻求Wi-Fi与消费者需求的融合点或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适应国家政策,加强与产业链上企业的沟通、合作,从而推动技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